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传说转基因食品肉眼可辨这是谣言!


虽然中国曾批准过抗病毒甜椒的商业化种植,但与常规甜椒相比,转基因甜椒并没有明显优势,因而被市场自然淘汰了。目前,中国商业化转基因食品中没有甜椒。

紫薯是转基因食品也是无稽之谈。紫薯的薯肉呈紫色至深紫色,正是这种非常规的颜色引起老百姓怀疑。紫薯是甘薯的一种,紫薯的紫色属于天然花青素类色素,存在于紫薯的块根、茎、叶和薯皮中。紫薯长期浸泡在水中,水会变色。紫薯和大米一起蒸煮,会把米饭染紫,都属正常现象。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马代夫表示,紫薯在中国很早就有。根据上世纪70年代末编辑、1984年出版的《全国甘薯品种资源目录》,当时国内农家种有4.44%带紫色,0.68%全紫色;育成种中8.90%带紫色,0.59%全紫色。之后中国从日本引进了两个主要的紫色甘薯品种,并将其与国内品种杂交。

当前世界范围内甘薯转基因技术还停留在研究阶段,紫薯是转基因是乌龙事件。

反季蔬菜

谣言:除大棚蔬菜外,其它反季节蔬菜多是转基因

辟谣:转基因技术无法实现反季节生产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说,应季蔬果品质的确优于反季节蔬果。以番茄为例,反季节番茄中维生素C的含量只有露天种植番茄的一半。刻意选育和栽培的早熟水果,口味和营养价值通常不如自然晚熟的水果。但是,这种选育和栽培与转基因没有关系,目前没有通过转基因实现蔬果反季节生产的技术。除了通过大棚提高温度来生产反季节蔬果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反季节蔬果是通过异地生产运输来实现的,有来自南方的甚至国外的,营养价值也不低。

结论

看到这里,你不禁要问,到底如何分辨转基因作物?其实,肉眼根本分辨不出来!

基因改造育种耗费的时间长,投入的成本与技术门槛高,育出的基因改造新品种也必须经过一系列安全性测试才能量产贩售。这样高昂且复杂的开发成本,使基因改造育种家会将作物改变的目标基因设定为“具有足够价值”的性状,例如抗虫、抗除草剂、提高性能等.而颜色对于作物的价值来说,显然不足以投入巨额成本去改变。同样的,表皮平滑或凹陷、口感甜度与种实饱满度等,也同理可证不“具有足够价值”。我们无法仅仅由作物外表判别其是否为转基因作物。最客观的方法是通过专业仪器进行检测,如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试纸条法、Southern杂交技术、基因芯片法和PCR检测法等,确认是否带有导入的外来基因。

总的来说,目前在中国可供食用的转基因作物分为三种:第一种,农业部批准在中国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番木瓜;第二种,被批准允许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大豆、玉米、油菜和甜菜;第三种,已经获得安全证书,但未通过审定,不能进行商业化种植,处在实验状态的有两种———水稻、玉米。换言之,我们在市面上能看到的、可以吃的转基因食物或者由转基因作物加工的食物只有这5种:番木瓜、大豆、玉米、油菜、甜菜,除了上述5种食物,不必担心会吃到其他的转基因食品。

有专家表示,中国是世界范围内转基因安全评价最苛刻、最严格的国家,就算人不能吃的棉花,安全证书的颁发也比其他国家困难很多。互联网和微信流传的许多谣言,建议大家不要轻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番茄 大米 马铃薯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