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湘潭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凸显


  4、突出“降成本”,以适度规模经营为目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践中,我们感到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元,“细碎化”经营无论是科技成果应用、信息服务提供,还是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市场竞争力提升,都遇到了很大困难。农业要发展,必须突破规模小的限制。为此,我们重点在以下方面着力。一是引导规范流转。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精神,研究出台了《湘潭市关于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实施意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全省率先全域启动、率先安排资金、率先搭建平台,确权“九步工作法”在全国推广。在全市开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耕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48.7%。二是强化主体培育。我们把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保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予以重视和发展。先后出台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农民合作社发展等一系列文件,市财政从2014年起设立专项资金500万元,县市区财政每年共安排资金1000万元予以扶持,支持龙头企业搞加工搞流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做标准做品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5家(国家级4家、省级24家)、农民合作社1575家(国家级示范社16家,省级38家),家庭农场602家。三是创新经营模式。实现经营模式的创新是新形势下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湘潭市大力发展“托管式”、“承包式”、“全程式”、“点菜式”等多种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合作社367家。形成了粮食生产“1+N”(即全程社会化服务公司+种粮大户)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的“华绿”模式;畜禽养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的“雁芙”模式;蔬菜生产“销售平台+社会化服务+基地”的“绿丰”模式。

  5、突出“补短板”,以“两型”建设为核心,构建农业资源保护体系。近年来,农业产地环境污染引发的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把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好、治理好,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沃土良田,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一是推进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树立久久为功的思想,努力克服地域、时机、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困难,按照农财两部的要求,湘潭市深入开展42.34万亩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试点工作。建设VIP+n标准化示范万亩示范片1个(全省唯一)、千亩示范片5个,湘潭县同福村试验点示范效果居全省第一。重金属污染耕地替代区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总面积2.99万亩。二是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在全市大力推广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等“五化”措施。全年完成秸秆资源化利用量155.5万吨,利用率超过80%。湘江干流两岸1公里范围内规模养殖全部退出。全面完成“裸露山地”绿化,森林覆盖率达46.2%以上。建立养殖业主、保险公司、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联动工作机制,有效防止了病死畜禽污染事件发生。三是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按照“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组织农业生产,加快标准化、绿色化建设,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环境污染最小化。全市共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27个、绿色食品90个、地理标志产品2个。“发酵床零排放养殖”等六种新型生态养殖模式在全省推广多年,年减排粪污800万吨,其中,12万口户用沼气池和24处大中型工程处理养殖粪污450万吨,处理率达到40%,“低碳牧业”初显雏形。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粮食 耕地 休闲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