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为害症状:主要发生在小麦的叶鞘和茎秆上。小麦拔节后,症状逐渐明显。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黄褐色椭圆形或梭形病斑,以后,病部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并向内侧发展为害茎部,重病株基部一、二节变黑甚至腐烂,常早期死亡。小麦生长中期至后期,叶鞘上的病斑呈云纹状花纹。病斑无规则,严重时包围全叶鞘,使叶鞘及叶片早枯。在田间湿度大,通气性不好的条件下,病鞘与茎秆之间或病斑表面,常产生白色霉状物。在上面,初期散生土黄色或黄褐色的霉状小团,担孢子单细胞,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基部稍尖,无色。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良种。 

    (2)适期播种。春性强的品种不要过早播种,防治冬前过旺。 

    (3)合理密植,播种量不要过大。 

    (4)南方麦田开沟排水,以降低田间湿度,避免长期积水。北方麦田防止大水漫灌,田间水位高的河滩地或老灌区地也要开沟排水。 

    (5)合理施肥,氮肥不能过量,防止徒长;粪肥要经高问堆沤后再使用。 

    2.药剂防治 在秋季或春季,在分蘖盛期进行调查,掌握病情,重点放在早播田,连作杂草多.施氮量高,感病品种田,在分蘖末期病株率达5%,用药防治,采用: 

    (1)每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100-150 毫升,或井岗霉素高浓度粉剂25克;或农抗120(6万单位)每亩150-200毫升。

    (2)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65-100克。 

    (3)40%多菌灵胶悬剂50-100克。 

    (4)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75克、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75-100克;均对水60-75公斤喷
雾,或对水7.5-10公斤低容量喷雾。井岗霉素可与增产菌混合使用。以分蘖末期施药防效最好,拔节期次之,孕穗期较差。  
作者:宋素霞 
来源:河北平山县农业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分蘖 小麦 品种 排水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