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施有机基肥时,氮肥前后比例应适当调整。增加基肥速效氮,弥补分蘖期秸秆腐烂和稻苗争氮。秸秆分解后释放氮,主要供穗肥之用。
    准确掌握施肥时间。基肥在整地时施入,部分用做面肥。分蘖肥在秧苗长出新根后及早施用,一般在移栽后1个叶龄施用,小苗机插的在移栽后长出第2、第3叶龄时分1次或两次集中施用。机插分蘖肥施得较迟,一般只施用1次。切忌在分蘖中后期施肥,以免导致无效分蘖期旺长,群体不能正常落“黄”。如遇分蘖后期群体不足,宁可通过穗肥补救,也不能在分蘖后期补肥。
    穗肥一定要看苗施用。群体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或N-n+1)够苗后,叶色开始褪淡落黄,顶4叶叶色淡于顶3叶,可按原设计的穗肥总量,5个伸长节间品种分促花肥(倒4叶露尖)、保花肥(倒2叶露尖)两次施用,促花肥占穗肥总量的60%-70%,保花肥占30%-40%;4个伸长节间的品种,穗肥以倒3叶露尖1次施用为宜。如果在N-n(4个节间品种N-n+1)叶龄期不够苗,或群体落黄早,出现在N-n叶龄期(或N-n+1叶龄期),5个伸长节间的品种应提早在倒5叶露尖开始施穗肥,并于倒4叶、倒2叶分三次施用,氮肥数量比原计划增加10%左右,三次的比例为3∶4∶3;4个伸长节间的品种遇此情况,可提前在倒4叶施用穗肥,倒2叶施保花肥;施穗肥总量可增加5%—10%,促花、保花肥的比例以7∶3为宜。如果N-n叶龄期以后顶4叶>顶3叶,穗肥一定要推迟到群体叶色落黄后才能施用,只要施一次,数量要减少。
    精确灌溉
    活棵分蘖阶段。(1)中大苗移栽的,移入大田后需要水层护理,浅水勤灌。(2)小苗移栽的,移栽后的水分管理应以通氧促根为主。机插稻一般不宜建立水层,宜采用湿润灌溉方式,待长出一个叶龄发根活棵后,断水露田,进一步促进发根,待长出第二片叶时,才采用浅水层结合断水露田的方式。穴盘育苗抛秧的发根力强,移栽后阴天可不上水,晴天上薄水。2—3日后断水落干促进扎根,活棵后浅水勤灌。
    通过精确灌溉控制无效分蘖。(1)精确确定搁田时间。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必须在它发生前2个叶龄提早搁田。例如欲控制N-n+1叶位无效分蘖的发生,必须提前在N-n-1叶龄期,当群体苗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左右时断水搁田。土壤产生水分亏缺的搁田效应在N-n叶龄期,但对够苗没有影响,被控制的是N-n+1叶位对水分最敏感的分蘖芽,便最受到抑制,在N-n+1叶龄时不能发生。搁田效应持续两个叶龄,同时也使N-n+2叶龄无效分蘖也被抑制。(2)搁田的标准:土壤的形态以板实、有裂缝行走不陷脚为度;稻株形态以叶色落黄为主要指标,在基蘖肥用量合理时,往往搁田一、二次即可达到目的。在多雨地区,搁田常需排水,但在少雨地区,可通过计划灌水来实施,灌一次水,待进入N-n-1叶龄时,田间恰好断水。
    长穗、结实期浅湿交替灌水。长穗期田间经常处于无水层状态,灌2—3厘米水,待水落干后数日(3—5日),再灌2—3厘米,如此周而复始,形成浅水层与湿润交替的灌溉方式。这种灌溉方式能使土壤板实而不软浮,有利于防止倒伏。在收获前一周断水,防止断水过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分蘖 品种 群体 移栽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