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玉米四大主产区管理技术


    黄淮海地区

    今年,受小麦收获期推迟、部分地区旱情较重等影响,黄淮海区有部分夏玉米播期偏晚,加之有的地区又遭受病虫为害,对当前玉米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为切实加强田间管理,夺取玉米丰收,提出以下措施:

    一、抓紧防治,迅速控制二点委夜蛾等病虫为害。

    各地要紧急行动起来,坚持群防群治与专业化防治相结合,尽全力抓好二点委夜蛾等重点病虫害的防控工作。技术人员要包村、包片,加强技术宣传和指导,广泛发动农民群众,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病虫为害,同时充分发挥专业服务队的作用,对重点地区进行集中统防统治。对于新发和常发病虫害地区要重点布控,搞好监测和预警。对为害较重的地块要及时补种生育期较短的作物,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

    二、加强管理,确保玉米正常生长发育。

    要加强肥水管理,对播期偏晚的玉米抓紧追施苗肥,在玉米拔节前将氮肥总量的30%左右,同其他肥料一起施入;播期较早的玉米抓紧追施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总氮量的40%~50%。要加强后期田间管理,一般大田在籽粒灌浆期追施总氮量的15%~20%作为攻粒肥,高产攻关田提高至30%左右,玉米生长后期可结合蚜虫防治喷洒天达2116、磷酸二氢钾等,防止早衰。施肥要开沟埋施或用机械耘耕楼施用,避免撒施,同时注意浇水防旱,攻关田地表要见湿不见干。今年,要加大力度广泛宣传适当晚收的增产作用,避免玉米过早收获,玉米收获期可推迟到9月底至10月初,收获后立即播种小麦,不会影响小麦播种。

    三、关注天气,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近年来,异常天气时常出现。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注意防旱排涝,尤其播种晚的玉米要注意做好雨后玉米田排水工作。开花吐丝期要预防阴雨寡照和高温对玉米授粉的不良影响,必要时要采取人工辅助授粉。

    四、精心组织,确保各项技术落实到位。

    各地要对当前玉米田间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要求,层层分解任务,加强督促检查,切实抓好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要建立农技推广人员责任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生产指导和现场观摩等活动,印发技术资料和“明白纸”,提高技术到位率。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搞好技术宣传,更快、更广、更好地宣传普及玉米增产技术,力争秋粮丰产丰收。

    (山东农业大学董树亭张吉旺中国农科院李少昆)

    西北地区

    西北片玉米生产主要包括陕西、甘肃、宁夏、新疆,以及山西及内蒙西部,常年播种面积在6900万亩左右,占全国面积的14%左右。其中雨养旱作玉米4140万亩,占总面积的60%,可灌溉和补充灌溉面积为2760万亩。目前除陕西关中夏玉米、山西南部夏玉米和新疆复播夏玉米进入拔节至大喇叭口期外,大部分玉米即将抽穗吐丝和进入籽粒灌浆期,处于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保穗数、促籽粒、增粒重已成当前玉米丰产栽培技术关键。

    1.保穗数。

    根据玉米生产情况,进行分类管理,加强肥水的管理。结合墒情和降雨,对小苗要偏吃偏喝,补施一次偏心肥,促弱转壮,提高群体整齐度,保证每亩的实收有效果穗数在3800-4000株,高产田达到每亩4500株以上。

    2.促籽粒。

    玉米抽穗前后是玉米水分需求和籽粒形成关键时期,要根据土壤墒情和降雨情况,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要及时浇一次抽雄水,满足夏玉米关键期的水分供应,保证玉米正常的抽雄、吐丝和授粉,每穗形成450-500籽粒。

    3.增粒重。

    (1)补施穗肥:表现缺肥时,每亩补追10-15公斤的尿素或者25公斤的碳酸氢铵。

    (2)防治虫害:加强各种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出现玉米螟、双斑莹叶甲的田块及时防治,同时预防成熟期鼠、鸟等为害。

    (3)促早熟:清除小株、空秆,喷施磷酸二氢钾等。

    (4)适期收获:坚持在玉米叶片变黄、籽粒变硬、籽粒乳腺消失至2/3时适时收获玉米,提高籽粒产量和品质,获得高产高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玉米 夏玉米 倒伏 出苗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