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北方春玉米生长技术需求


今年北方春季普遍低温,对春玉米生长极为不利。东北、华北地区的春玉米正处于生长期,为全面了解春玉米的生长情况,日前农业部科技入户玉米首席专家李少昆、谢瑞芝博士等一行人先后来到黑龙江、吉林、辽宁和河北等省的18个县、市进行玉米苗情考察,同时提出对应的技术建议———

  出苗率普遍高对玉米生产寄予厚望

  东北、华北春玉米区是我国最大的玉米产区。该区域“十年九春旱”,玉米播种期干旱一直是限制玉米生产的主要因素。但今年气候特殊,自开春以来,各地降水量普遍高于往年,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已超过去年全年的总降水量。由于土壤墒情好,今年东北、华北地区玉米出苗情况普遍好于往年,调查地区出苗率一般都达到90%左右,有些地区甚至高于95%,且大田长势比较整齐、均匀。该地区为雨养农业区,当地有“见苗七成收”的说法,广大农户和农技人员对今年的玉米生产寄予厚望。

  低温影响玉米生长及时处理新情况

  玉米生长发育进度较常年延缓。据专家调查显示,今年春玉米播种出苗期间由于持续阴雨、低温,给玉米生产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吉林省西部白城等地区当地农户习惯于玉米深播种并在出苗期取出上部浮土的抗旱播种技术,但今年雨量偏多,不能及时去除苗垄上部浮土,而且土壤温度偏低,致使玉米出苗时间普遍推迟2~3天。由于营养消耗较多,幼苗较常年偏弱,少数地区还出现粉种现象,只能补种。玉米出苗后,由于低温、阴雨天气一直持续,玉米生长缓慢。与往年同期相比,玉米叶片数普遍少1-2.5片,株高低15-20cm,生长发育延迟4-6天,植株干物质积累也低于常年同期水平,这些对后期的产量形成将产生不利影响。

  玉米苗期病虫害出现新情况。专家李少昆说,今年东北、华北春玉米区地下害虫属于高发生年份,蛴螬、金针虫、蝼蛄、小地老虎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为害,但最显著的是玉米旋心虫等害虫造成的玉米异常苗的多区域、高发生率为害。除黑龙江省佳木斯、友谊农场、牡丹江市和河北省遵化市外,玉米异常苗在其他地区均有发生,其中吉林省梨树、农安、前郭和辽宁省黑山、康平等地区有较大面积的连片发生。不过从整体来看,受害面积所占比例很小,对今年全国玉米总产量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除草剂药害上升。东北、华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较多,除草剂的应用已经成为常规生产技术。平常年份因苗期干旱、除草剂的使用效果受到抑制,农户喷施除草剂的用量普遍偏高,一般达到推荐用量的上限,部分农户的用量甚至超过推荐用量的2倍以上。但今年降水多,土壤墒情好,过量施用除草剂对玉米生长造成不良影响,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矮小,生长缓慢,低洼地和水改旱地块表现尤为严重。

  化肥涨价对玉米追肥产生一定影响。目前正值玉米苗期追肥的关键时期,但化肥尤其是尿素价格的上涨给玉米生产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因素。该地区农户有在播种备耕阶段准备好全年生产用肥料的习惯,约2/3以上的农户储备了后期需要的肥料,这次追肥的品种和用量没有受到明显影响,但没有储备肥料的农户则明显减少了肥料用量。与常年相比,按照测土配方施肥的农户增多,但仍有部分农户采用垄上撒施的方式追肥,降低了肥料利用效率。

  后期生产管理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

  科学用肥料,促进玉米生长发育。专家说,由于苗期低温多雨寡照,玉米植株发育较常年偏弱,根系不发达,没有形成“蹲苗”。为保证玉米中后期恢复正常和产量形成,应注意科学施肥促进玉米生长,尤其是在肥料价格暴涨、前期肥量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多种营养的合理配比、科学施用,降低生产成本。各地可根据实际条件补充穗肥或后期喷施叶面肥,防止早衰。在今年降雨多和玉米生育期延缓的情况下,一定要注意不能偏施氮肥,以免造成玉米贪青晚熟影响产量。同时对于一些植株较高的品种如先玉335等,要及时喷洒控制株高的矮壮素等药剂,以防止后期出现倒伏。

  及早防治病虫害,减少产量损失。据他们调查发现,目前部分地区已经有粘虫和玉米螟的为害发生,各地农技部门要及时调查病害发生情况,指导农户进行有效防治,减少对产量的影响。此外,春玉米后期常发生玉米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今年气候条件异常,应提早进行防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玉米 春玉米 苗期 除草剂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