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小麦冻害防御及补救措施


一、小麦冻害类型  

  目前影响小麦生产的小麦冻害类型主要有冬季冻害、早春冻害(倒春害)和低温冷害。 
  
  1.冬季冻害  冬季冻害是小麦进入冬季后至越冬期间由于寒潮降温引起的冻害。严重冻害的麦田,主茎和大分蘖冻死,心叶干枯,多发生在已拔节的麦田。一般冻害麦田,症状表现为叶尖干枯。 
  
  2.早春冻害(倒春寒)  早春冻害(倒春寒)是指小麦在过了“立春”季节进入返青拔节这段时期,因寒潮到来降温,地表温度降到0oC以下,发生的霜冻危害。因为此时气候已逐渐转暖,又突然来寒潮,故也称为倒春寒。发生早春冻害的麦田,叶片似开水浸泡过,经太阳光照射后便逐渐干枯。包在茎顶的幼穗其分生细胞对低温反应比叶细胞敏感。幼穗受冻程度根据其发育进程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已进入雌雄蕊分化期(拔节期)的易受冻,幼穗萎缩变形,最后干枯;而处在小花分化期或二棱期(起身期)的幼穗,受冻后仍呈透明晶体状,未被冻死。这就是麦田中往往表现出主茎被冻死,分蘖未被冻死,或一个穗子部分受冻,以及晚播麦比早播麦冻害轻的缘故。 
  
  3.低温冷害  小麦生长进入孕穗阶段,因遭受零度以上低温发生的危害称为低温冷害。小麦遭受低温冷害的原因:小麦拔节以后至孕穗挑旗阶段,处于含水量较多、组织幼嫩时期,抵抗低温的能力大大削弱。小麦幼穗发育至四分体形成期(孕穗期)前后,要求日平均气温在10-15oC,此时对环境低温和水分缺乏极为敏感,尤其对低温特别敏感,若最低气温低于5-6oC就会受害。小麦产生低温冷害的特点是,茎叶部分不受其害,无异常表现,受害部位是穗的全部或部分小穗,表现为延迟抽穗或抽出空颖白穗,或麦穗中部分小穗空瘪,仅有部分结实,严重影响产量。  

  二、冻害防御措施  

  1.选用适播品种  在冻害常发地区,应适当增加抗寒性较好、拔节较晚的半冬性品种面积,特别是旱地小麦要控制弱春性品种面积,防御冻害。  

  2.严格掌握适宜播期  冬性小麦的最佳播期为10月8-12日,弱春性品种的最佳播期为10月15-20日。  

  加强田间管理  培育壮苗是防御小麦冻害的有效措施。对生长过旺麦田应适度抑制生长,主要措施是早春镇压、起身期喷施壮丰安。 
  
  3.适时灌水  根据当地天气预报,在寒流袭来之前进行灌水,提高近地面和叶面附近的气温,形成小气候,能防御或减轻为害。一般在降温前1-3天灌水效果最好,灌水防冻以选择微风或静风天气效果显著。 
  
  4.熏烟防霜冻  当发生霜冻时,采用田间地头熏烟的办法有良好的防霜冻效果。  

  无论灌水防冻,还是熏烟防霜,均要对易发生冻害的重点地段和易受冻害品种进行优先安排。 
  
  三、冻害后的补救措施 

  小麦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当主茎和大分蘖冻死后,根系仍然吸收养分和水分,基部分蘖节的潜伏芽迅速萌发滋长,只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它们都有可能抽穗结实。及时追施少量速效氮肥,每亩施尿素5-7.5公斤,结合灌水、中耕松土保墒,进行补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冻害 小麦 品种 低温冷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