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2007年山东省夏玉米生产技术意见


按照山东省玉米生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总产”的发展思路,要实现2010年全省亩产千斤、总产2000万吨的发展目标,2007年全省玉米种植面积应稳定在4000万亩左右,平均亩产430公斤以上,总产1800万吨以上。在技术上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措施:

  一、选好主导品种

  今年全省确定的夏玉米主导品种主要有郑单958、鲁单981、浚单20、农大108、鲁单984、聊玉18号、金海5号、莱农14号、鲁单9002、登海11号、登海3号、泰玉2号、天泰10号、东单60号、鑫丰1号、淄玉9号等16个。各市要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因地制宜,选准当地主导品种。重点要加大浚单20、鲁单9002等耐密型优质高产品种的推广力度,同时进一步做好淄玉9号、汶农玉6号等新审定品种的示范推广。

  二、搞好种子包衣

  选择高效低毒无公害的玉米种衣剂,推行机械包衣,以控制苗期灰飞虱、蚜虫、粗缩病、丝黑穗病和纹枯病等病虫危害。禁止使用含有克百威(呋喃丹)、甲拌磷(3911)等高毒高残留的杀虫种衣剂。

  三、提倡抢茬直播

  夏玉米抢茬直播有利于提高播种质量,提高整齐度。光、热资源比较充足、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应加快推广免耕直播和机械灭茬精播等夏玉米抢茬直播技术。鲁北、半岛东部等积温较低的地区或种植生育期较长品种的地块,应继续采用麦田套种技术以满足玉米生长发育对积温的需求。

  (一)适期播种。最佳播种时间鲁中、鲁西地区为6月1~15日,胶东半岛地区为6月10~18日。

  (二)足墒播种。土壤相对含水量75%左右为夏玉米播种的适宜墒情指标。在播种适期范围内,可视降水情况借墒抢播。墒情不足时应进行造墒播种或播后浇水,确保出苗整齐。

  (三)适量播种。播种量一般应控制在2.5~3公斤/亩,可根据品种特性进行酌情增减。

  (四)种植规格及播深。等行距种植的行距为50~65厘米;大小行种植的,大行距为80~90厘米,小行距为30~40厘米。播种深度为3~5厘米。高产攻关田宜采用大小行种植。

  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一要合理确定施肥种类。前茬冬小麦施足有机肥(2500公斤/亩以上)的地块,夏玉米应以施用化肥为主。二要科学确定施肥数量。一般高产田可按每生产100公斤籽粒施用氮(N)3公斤、磷(P2O5)1公斤、钾(K2O)2公斤确定需肥总量,并根据当地土壤化验结果和产量指标进行适当调整。三要特别注意增施磷、钾肥和微肥。缺锌地块可每亩增施硫酸锌1公斤。

  在肥料运筹上,要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追花粒肥。在玉米拔节前将氮肥总量的30%左右和全部磷、钾、硫、锌肥,沿幼苗一侧开沟深施(15~20厘米),以促根壮苗。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叶龄指数55%~60%,第11~12片叶展开)追施总氮量的50%左右,以促穗大粒多。在籽粒灌浆期追施总氮量的15%~20%,以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增粒重。

  五、合理增加密度

  一要适当增加种植密度。适宜的种植密度大小主要取决于品种株型。一般耐密紧凑型玉米品种留苗4200~4700株/亩,大穗型品种留苗3200~3700株/亩。目前,全省约有1/3的玉米田种植密度较合理密植要求平均少300~500株/亩。因此,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增加亩穗数仍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二要适期定苗。一般应在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注意及时查苗补苗、拔除小、弱株,提高群体整齐度,保证植株健壮,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延长后期群体光合高值持续期。

  六、实行覆草栽培及秸秆还田

  雨季在玉米地里每亩覆盖麦糠、麦穰等300公斤左右,或采用小麦高留茬、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过腹还田等措施,可减少地面水分蒸发,减轻地面径流,增加土壤水分,降低土表温度,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不仅有利于当季玉米增产,而且有利于下茬作物生长。

  七、科学防治病虫草害

  (一)病害防治
  1.锈病。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2.大斑病。发病初期,喷施50%苯菌灵800倍液,或62.5%安太保500倍液,隔7~10天喷一次,连用2~3次。
  3.弯孢霉叶斑病。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600倍液,或50%福美双500倍液防治。

  (二)虫害防治
  1.苗期黏虫、蓟马。黏虫可用灭幼脲、辛硫磷乳油等喷雾防治,蓟马可用5%吡虫啉乳油2000~3000倍喷雾防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玉米 品种 夏玉米 苗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