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棉、提高单产、增加效益,是保持我国棉花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影响棉花生产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除气候因素外,存在的技术问题如下:
种植密度不合理当前我国棉花种植密度呈两个极端的方向发展。长江和黄河流域棉区,每年密度以200株/亩的速率下降,有的每亩种植1500株/亩以下;而西北密度越来越大,每年以300~400株/亩的速率增加,密度达到18000~20000株/亩,有的超过20000株/亩。试验表明,棉花过稀过密,都不利于夺取高产。
棉花早衰面积越来越大由于早衰,棉花减产幅度达到两成。其原因是:第一,近年来棉花黄萎病是制约单产提高的最主要病害,三大棉区呈现较大范围流行的趋势,以黄河流域最为严重,长江流域次之。据监测,2003~2004年发病面积达到4000万亩,分别占总面积的54%和46.4%。病情指数越来越高,棉株“落叶垮秆”2003年占总面积的10%,2004年占总面积的20%,导致减产15%~20%,严重田块绝收,一些棉花基地大县将会因病必须改种其它作物。第二,生理性病害———红叶茎枯病,大多由营养失调引起。
棉花品种“多乱杂”棉农无所适从。全国播种品种(包括没有审定的品系、组合、材料、代号和不知名等,后同)2001年120个,2002年152个,2003年210个,2004年266个,比2003年增56个,增幅26.7%。我国常年种植品种数120个,当前主要推广品种不突出,2003~2004年全国没有一个品种的播种面积达到10%。
为此,解决的方法主要有:进一步调整棉花生产布局结构巩固棉花生产优势区域,稳定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三足鼎立”的新型结构。进一步建设国家优质棉花生产基地,重点建设高产稳产棉田,扶持杂交棉制种基地的建设。调整生产布局,调减低产棉田和风险棉区面积,由于老棉区病害发生日益严重,减产减收、损失惨重。在适宜产区的一县之内和一乡镇之内,应有计划有目的由重病产地向轻病产地转移,由病产地向非病产地转移。
推广抗病高产优质品种和精加工种子大力推广杂交棉和抗虫棉,提倡使用包衣种子。主要产区要明确主推品种,杂交棉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应大力推广,力争F1杂交种子在2004年种植面积17%的基础上提高到20%。包衣种子品质好,还具有防病效果,提倡精量播种。
示范应用增产节本增效技术一是合理密植。长江杂交棉合理密度1500~2500株/亩,不应低于1500株/亩;黄淮平原3000~4000株/亩,华北平原北部4000~5000株/亩,西北12000~14000株/亩。二是增施有机肥,平衡施用化肥,适当减氮稳磷补充钾肥,在缺硼缺锌棉田施用硼锌微肥。提倡化肥深施,肥料与水分合理运筹。三是推广育苗移栽,地膜覆盖,节水灌溉、化学调控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当前育苗移栽技术退化严重,提倡使用中大钵体,培肥床土,适时播种,加强苗床管理,育壮苗早苗。四是综合治理棉花病害,示范“健株栽培技术”,选择抗耐病品种,提倡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合理轮作,节(控)水灌溉,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推迟发病,促进病株快速恢复。要加强棉花病害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五是积极稳步示范棉花“两无两化栽培技术”。
来自:农民日报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2/2005-3-24/211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