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播种出苗后,由于受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的影响,往往会形成各种不正常的异色苗。为便于因苗、对症管理,现分别介绍如下:
黄叶苗 麦叶黄化的原因:一是土壤干旱。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底墒不足或透风跑墒的麦田。其特点是:分蘖出生慢,叶色灰绿,心叶短小,生长缓慢或停滞(群众称之为“缩心苗”),中下部叶片逐渐变黄干枯,根少而细。管理要点:结合浇水,每亩追施碳铵15千克;二是缺氮。幼苗细弱呈直立状,分蘖减少,叶片窄短。下部叶片从叶尖开始,逐渐变黄干枯,并向上部叶片发展。管理要点:每亩用尿素7~8千克,或碳铵20~25千克,或人粪尿600~700千克,在行间沟施或对水浇施;三是土壤板硬。由于土壤缺墒少气,根系伸展困难,致使麦叶黄短,分蘖不能按时出现。管理要点:先及时浇水,再深中耕松土,以破除僵硬层;四是播量过大。其表现是幼苗生长拥挤,相互争光、争肥、争水,植株黄瘦、细弱。管理要点:先抓紧疏苗,特别是地头、地边以及田内的“疙瘩苗”,要早疏、狠疏,再结合浇水,追施少量氮、磷速效肥,以弥补土壤养分的过度消耗,促使麦苗由弱转壮;五是虫害。麦蚜或红蜘蛛为害,也可导致麦叶发黄。管理要点:发现为害,及时用40%氧化乐果1500~2000倍液喷杀。
红叶苗 形成红叶苗的原因:一是渍涝。秋苗期雨水过多或麦田低洼,出现渍涝为害,会使叶片变为暗红色,严重时造成烂根死苗。管理要点:及时开深沟排水除渍,并追施少量速效肥,促苗早发;二是缺磷。麦苗缺磷,根系发育差,次生根少而弱,叶色暗绿无光泽,叶尖及叶鞘呈紫红色,植株瘦小,分蘖期延迟,分蘖数减少,甚至不分蘖。管理要点:结合划锄、松土,每亩用过磷酸钙20~30千克,在行间沟施或对水浇施,越早效果越好;三是盐碱为害。盐碱为害重的地块,常出现成片的紫红色的“小老苗”,严重时幼苗点片枯死。管理要点:及时划锄增温,破除板结,抑制返盐,并适时追施冬肥,促进发棵壮苗。翌春小麦起身时,结合追肥,灌水压盐;四是受冻。在冬季,气温突然降到0℃以下时,麦苗受冻也会使叶片发红。管理要点:结合划锄和壅土围根,每亩撒施草木灰75~100千克,必要时,在小麦进入越冬期后,顺垄撒施一层“暖沟粪”,以护苗安全越冬。
紫叶苗 麦苗缺硼时,茎叶肥厚弯曲,叶片呈紫色。形成“紫叶苗”,严重时后期“穗而不稔”,对产量影响很大。管理要点:每亩用硼砂150~200克,与适量氮、磷化肥一起对水浇施,或者每亩用硼砂50~100克,对水50~60千克叶面喷施。
褐叶苗 麦苗缺钾时,植株生长缓慢,根系发育差,易腐烂,叶片呈深绿色或蓝绿色,且软弱下披,叶尖及边缘枯黄,随后变褐,形成“褐叶苗”。管理要点:每亩用硫酸钾15千克,或草木灰100千克,在行间开沟追施,或者用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
黄白苗 麦苗缺锌时,发生小叶病,叶缘扭曲或皱缩,叶脉两侧由绿变黄直至发白,边缘出现黄、白、绿相间的条纹带,形成“黄白苗”。管理要点:每亩用硫酸锌1千克,对细干土或有机肥15~20千克,开沟施于行间,越早效果越好,或者用0.1~0.2%硫酸锌溶液叶面喷施。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2/2005-12-16/213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