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秋旱误播期应对有技术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是我省春性小麦品种的最佳播种期。根据省气象台最新气象资料分析,近期我省大部分地区仍以晴好天气为主,旱情将持续发展,土壤墒情已不能很好满足出苗要求。特别是江淮地区,小麦品种大部分是春性品种,加上特殊的地形条件,抗旱造墒比较困难,如不采取措施,将要延误小麦的最佳播期,会给来年小麦产量造成一定影响。建议各地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1、造墒播种。
    2、增加播量。10月底以后播种的,播量适当加大,但最多不要超过20公斤。
  3、施用种肥,以肥补晚。一般用尿素、硫酸铵等颗粒氮素化肥作种肥,腐熟的有机肥(碾碎过筛)、草木灰等也可作种肥。施用方法:用耧条施,先耩肥料,再耩小麦,将肥、种分开。也可将种、肥混播,但要求肥料必须干燥,随混随播。尿素每亩用量不超过2.5公斤(硫酸铵5公斤左右),有机肥每亩150公斤左右。注意碳铵和氯化铵一般不能作种肥用,以免引起烧种。另外,播前进行种子“包衣”,可以促进早出苗、出壮苗,把杀虫剂、杀菌剂、微肥、植物生长激素等通过科学复配,加入适量溶剂成糊状,然后利用机械均匀搅拌后拌种“包衣”,待种子晾干后即可播种。
  4、浸种催芽。关注最新气象预报,在降雨前,采取温水浸种催芽的方法,弥补因季节推迟而造成的积温不足,可提早出苗5~7天。具体操作方法是:用“两开兑一凉”即40℃左右的温水浸泡种子4~5小时,等种子吸足水分后捞出,装入透气的袋内,保持在25℃左右的温度条件下7~8小时,到种子露白根即可播种。注意适当浅播,一般为2~3厘米为宜,并在越冬前采取追施土杂肥、覆盖秸秆等措施,防止冻害,保苗越冬。如土壤墒情差或持续干旱时不宜采用,以防幼芽失水枯死。
  5、调换品种。春性品种适播期的下限为11月上旬,若因干旱不能适期播种的,可调换种植优质饲料大麦品种。如:西引2号、皖大麦1号等。大麦一般亩产350公斤左右,销路好、腾茬较早,有利于下茬作物的种植。
                  现代农村报     省农技推广总站邢君孔令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品种 小麦 种子 种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