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已于2010年1月1日开始实施,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在跨地区就业时随同转移。
社保新政实施前夕,在是否继续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的问题上,在佛山务工的甘肃籍农民工李安东一直犹豫不决。甘肃省每年有近500万农民工抛家舍田外出务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着和李安东一样的苦恼。
虽然新政为外来工顺畅跨省转接养老保险打通了通道,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跟家乡社保对接才是大问题。
“模范村庄”
1月12日,苏屲村村委会门前的广场上,留守的孩子们在嬉戏打闹,几个中年男子晒着太阳,聊天打发时间。
苏屲村是清水县劳务输出的模范村庄。如今的苏屲村已经截然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依然住在远处的半山腰里,而其余的百余户已经搬到了现在的川区,住进了村统一修建的房子里。
在这里,随意走进任何一户农家,你会发现至少有一个人在外地务工。清水县劳务办工作人员黄天德说:“苏屲村外出务工有个特点,就是亲跟亲友随友,出去的人比较集中。”
在一个整洁的农家小院里,苏秀莲正忙着洗衣服、洗被褥,操持家务。这个49岁的农妇在上海浦东一家敬老院做护工,除掉吃住费用,每个月有超过2000元的收入。快过年了,她享受到了24天的带薪休假,赶回来看看家里人,为一家人过年做些准备。忙碌的务工生活,让她这个年又要在浦东的繁华中寂寞地度过了。
从2006年开始,苏秀莲就一直在这家敬老院打工。“我觉得工作很好啊,一年挣的钱一个男人在家务农一年还挣不来呢。”苏秀莲的口音有一点点变化,“还有养老保险,将来领退休金啊。”
20来岁的苏瑞芳现在珠海凤凰妇科医院担任会计已经三年了,在过去的2009年,她每月要在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缴纳130元的养老保险,她已经连续缴纳了三年时间。在之前的2005年,刚从甘肃省卫校毕业的苏瑞芳曾经辗转沿海多个城市打工,过着有工资没保障的打工生活。之后,苏瑞芳自学会计专业,通过考试,来到了目前的这家医院做财务。
当记者通过电话与之取得联系时,苏瑞芳说:“现在好了,企业给我们购买了社会保险,觉得有保障了,在城市继续生活下去已经不是梦想了。”
甘肃省农牧厅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09年我省农民工日平均工资达50元,较2008年提高了15元,全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134.08元。“建这样的一所房子,花费在10万元左右,如果单纯依靠土地收入,我们村里住上这样的房子简直不可能。”苏屲村一村干部指着新修建的房子说。
打工者的难题
碧绿的原野,清新甜润的空气,这些诗意的景象,在苏莉看来是没有太多美感的。乡村留在她记忆深处的关键词是:泥泞的土路和破败的瓦房。她已经逐渐习惯了城市生活,不想回到农村。但有时候,走在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苏莉会莫名地有一种难以抑制的疏离感。
新一代农民工逐渐习惯于城市的繁华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难以忍受农村的破旧、贫穷和慢节奏的生活。虽然觉得自己的“根”仍在农村,但又与农村生活格格不入,矛盾的心情常使他们处于尴尬的境地。
与这些有技术的外出务工人员不同,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的务工人员更多感受到的是打工生活的漂泊不定。临近年尾,他们陆续从城市回到了陌生而又熟悉的乡村。
苏莉的服装店安静地在秦安县城开业了。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后,苏莉在苏州务工的电子厂未能幸免,订单迅速减少,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工厂裁减冗员,苏莉回到了甘肃清水县这个名叫苏屲村的偏僻山村。
“2009年以后就再没有去苏州,外面打工的人,一会在广州一会在深圳的,不稳定,等你老了,你还是要回咱这苏屲村。”苏莉的父亲苏连科说,“虽然有的工厂也给工人购买养老保险,但是你不在工厂干了,回到苏屲村拿啥养老呢?”
苏莉最早在上海打工一年,后来去了苏州的一家电子厂,前前后后缴纳了3年的养老保险,回到苏屲村时带回了一份养老保险缴纳手册。“我见过,给你找去。”苏连科说。找了半天没有找到,“有个啥用?”苏连科反问记者。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1/2010-01-22/146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