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18日,“打工妹之家”承办了以“和谐共融敢梦高飞”为主题的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发展之路北京开放空间论坛。所谓开放空间论坛,就是没有预先拟定的话题,而是由有想法的参会者现场提出若干话题,然后其他参与者可以自由加入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组进行讨论。参加本次论坛的人员颇为广泛,除了打工者,还有律师、培训机构人员、学者、企业负责人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市民代表,现场的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思想或经历,来为打工者的梦想喝彩,为他们的困惑求解。
不仅求生存 更注重发展
“我来北京四年了,刚开始在工厂,后来又做美容,现在我不做这些了,而是在学习做工艺品。”二十出头、来自山东的王金凤不仅开朗热情,而且颇有想法,“我不想一辈子给人打工,想走自己的路。虽然现在我在学习阶段不赚钱,但我要把中国结、串珠子、十字绣、丝网花等技术学到手,然后自己开店,让老家的乡亲们加工,再拿回北京来销售,让老乡们也赚到钱。”来自云南一个偏远小山村的符宏仙来北京也有三年半的时间,刚开始时做了两年的家政服务人员,现在在“永和大王”快餐店做。三年前她在收音机里偶然听到一档节目———《人在北京》,很多外地人都在这里讨论、交朋友、送祝福,其中提到了打工妹之家这个公益机构,她便决定加入成为会员。她说:“虽然现在每个月赚1200块钱,除了租房、吃饭也剩不了什么钱,但我觉得提高很大。如果在老家充其量做点水果生意,帮忙种种地,村里的女孩都是到了年龄就结婚生孩子,然后就那样过一辈子,我还是想在外面多锻炼自己。”
“我们在各行各业默默地工作,泪水和汗水浇灌着我们……多少次与你擦肩而过,没有引起你的注意,这一次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拼凑我们的理想。”在论坛现场,几个打工妹动情地唱起了《社区姐妹行之歌》,用音乐表达着她们的理想。没有人甘愿平庸,打工者们的言语之间透露出他们试图改变命运的想法,或许这也是全国1.2亿农民工共同的心声。中秋即将来临,他们不知城里的“月光”何时能把他们的梦想照亮。
期待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
在大家提出的话题中不难看出,怀揣梦想来到城市打工的人们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惑:“用户、雇主应该如何尊重外来务工人员的人格与劳动?”“外来务工人员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培训?”“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的‘交往空间’如何拓展?”“居住条件如何改善?”“如何使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如何创建一种机制,促进企业为外来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在众多的有关生存状况、权益维护、自身发展等等话题中,关注度最高的还是“如何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
前段时间刚到农村工作过的市民代表王指路说:“我到农村去,老乡们将最好的房子腾出来给我住,把对于他们来说最好的菜拿出来招待我;而老乡们在城里打工的居住条件比他们在农村时还差得多,很显然,农村迎接城里人和城市迎接农村人的心态是不一样的。虽然这有空间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但是也可以看出城市对农民工的考虑是滞后的,准备是不充分的。”
北京社科院的穆青博士说:“现在都说外来务工人员要融入城市大体要经过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和心理融入三个阶段,即首先在城市找到相对稳定的工作,然后形成一种与市民接近的生活方式,最高层次也是最终目标就是心理融入,使外来人口可能接受并形成与市民相同的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利益分享’很重要,他们要达到最终的心理融入,需要享受就业、医疗、培训等等各方面的资源。”
政府、社区、企业,作用都不小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副秘书长赵大新表示,“就北京来说,打工者已经和市民的数量相当,然而却没有一个综合的部门来专门针对这一庞大群体进行管理和服务,不得不说是一种缺失。”穆青也表示:“现在针对农民工所进行的服务大多是自发地、零星地去社区送送温暖,虽然其积极意义不可否认,但这不会达到普惠的效果。首先国家应该进行有关农民工各方面问题培养专业的科研队伍,对有关农民工每一个细微问题都要进行专家式的研究,由此提出的解决方案才有奏效的基础。另外,解决农民工方方面面的问题是个社会工程,需要政府牵头推动,社区、企业广泛参与,为这个社会工程提供法律、资金等各方面的制度性保障。经过媒体等传播途径得到资助的毕竟是个例,1.2亿农民工的问题还要从制度上着手。”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07-09-27/108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