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徐顺年在江苏省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省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及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7年全省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研究部署2008年全省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总结部署“平安农机”创建工作,表彰“平安农机示范乡镇”。等一会农业部农机监理总站涂志强副站长、省安委办刘文华副主任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增强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信心

2007年,是安全生产的落实年和攻坚年。全省各级农机部门和监理机构按照省政府、农业部的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全省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隐患排查治理及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农业部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我局与省安监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和驾驶证申领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农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及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各地切实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主动加强与安监、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南通市出台了《2007年农机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分解意见》,制订了《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挂钩联系工作责任书》,进一步落实责任;盐城市对各地的安全技术检验和专项整治方案进行审查,起到了指导督促作用。各地还组织开展了以“外挂变拖”、“拖拉机登记及驾驶证申领”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和农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全省近6万台外挂变拖已转回纳入我省管理,共排查各类农机事故隐患2871条,并加强了对隐患的整治,促进了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我省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连续三年受到省政府的表彰奖励。

第二,圆满完成了第一个“平安农机”“十百千万”的创建任务。按照农业部、国家安监总局的部署要求,我省从2006年起在全省全面开展“平安农机”创建工作。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到2007年底,经各市农机、安监部门联合考评和省安监局、农机局抽查验收,共有230个乡镇被评为示范乡镇,14个县被推荐为示范县,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一是建立了政府主导的创建机制。有近40个市、县(区)以政府或政府办公室名义发文,将创建活动纳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标,形成了“政府领导,农机为主,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创建工作机制。无锡、连云港、镇江、淮安等市在安监部门的配合下,加大了平安农机创建和考核力度,泰州市将“平安农机乡镇”创建工作纳入了对乡镇政府的年终考核。二是加大了投入力度。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各地通过财政支持、自筹等方式共计投入2000多万元。常州、南京、苏州、镇江、江阴、宜兴、昆山等地将创建经费纳入了政府财政预算,调动了各方面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三是营造了浓厚氛围。各地组织的农机安全宣传教育进村、进校、进户、进社区、进厂矿等活动也有声有色,制作下发了农机安全知识读本、宣传挂图、“平安农机”创建宣传光盘等资料,有效提高了全社会对“平安农机”创建的参与率,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机手和农村中小学生的农机安全意识。四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平安农机创建模式。连云港、无锡、盐城、南通、扬州等市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平安农机”创建模式,既有党委政府领导牵头抓,也有多部门联合抓;既有与平安畅通县区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的合作机制,也有以创建活动为载体,形成了机手互助合作组织,较好地推动了农机服务组织的创新。这些形式多样的服务模式,有效推动了“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第三,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2007年,我局制定了拖拉机登记及检验技术规范、驾驶人考试、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和驾驶证申领等一系列农机安全监理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建立完善了执法公示制、执法评议考核制、网上督查等制度,农机监理工作规范不断健全。各地进一步明确岗位责任,规范工作程序,加大对农机安全监理基础设施与装备的投入,努力提高科学监管水平。全省已建设农业机械驾驶人无纸化考试中心4个、电子桩考仪2台,配备拖拉机安全技术检测线66条,农机安全监理管理软件系统进行了开发升级。目前,全省已初步形成了以业务规范建设为中心,以基层窗口建设为重点,实施依法管理与优质服务相结合的良好工作局面。无锡、常州、苏州、扬州等市严格规范工作标准和程序,切实加强源头管理,严格考试、安全检验和标准程序,严禁异地发牌办证,严禁将农用运输车、三轮车和超标变拖纳入牌证管理,严禁拖拉机网络外注册登记,取得了良好效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拖拉机 联合收割机 农业机械 落实责任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