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食用菌栽培技术 > 木耳种植技术

袋料黑木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黑木耳是我国名贵的土特产品和传统的出口产品,也是我国主要人工栽培食用菌之一,产量和质量均占世界首位。我国能产黑木耳的产区分布很广,由于它生产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深受广大菇民的欢迎。以袋料栽培为例,55×15cm的袋一般每袋成本0.6―0.7元,头一年生产加设备投资每袋1元左右,可产干木耳75克左右,以每公斤50元计算,每袋可获2元以上纯利。一亩地可堆放1万袋,采收后不影响种稻和其它作物。有水源灌溉条件的地方一年可种植两次,一亩地可获利4万元。但是,袋栽黑木耳其菌丝生长较弱,抗霉菌能力差,在栽培过程中易遭霉菌的污染,且不耐高温,因而其生产受到很大的制约。我们根据黑木耳的这一生物学特性,结合本地的气候特点进行了多年的试验研究,掌握了一套适宜本地栽培的袋栽黑木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并已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有关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黑木耳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1.1温度黑木耳属中高温型,发菌和出耳温度约在20―28℃较为适宜,发菌最适温度25―28℃,超过32℃发菌受制约,低于20℃发菌缓慢。

  1.2湿度菌丝培养阶段,环境湿度50%―70%即可,出耳时要求环境湿度达80%以上,培养料的湿度要偏大,以便后期出耳时水分充足,一般应达到65%左右,可凭手感测定,用手攥紧培养料,当指缝间出现水珠而不滴下即可。

  1.3空气黑木耳属好气型真菌,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时需要有充足的氧气,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菌丝不易恢复和生长。

  1.4光照发菌时不需要光线,在微光中培养菌棒。当菌丝发好要出耳时需要强光刺激、引导出耳。

  1.5PH值黑木耳菌丝生长适宜的PH为6―6.5,一般拌料时应使PH值达到8左右,经过灭菌后PH值自然降到6―6.5。

  2栽培季节

  袋料黑木耳的栽培季节有秋季和冬季。冬栽的栽培季节一般安排在10月下旬至11月底制棒;秋栽的栽培季节应安排在8月底至9月初或夏季室内最高气温低于30℃时开始制棒。以日平均气温20℃时向前推60―70天为准,迟制袋会影响产量。

  3培养料的选用

  选用无油脂的阔叶树木木屑、玉米芯、棉子壳(必须是没发霉的新料),麦麸、米糠、石膏粉、红糖、生石灰等为培养料。
  4常用的几种配方

  (1)杂木屑81.5%、麸皮10%、玉米粉5%、黄豆粉2%、生石灰粉0.5%、石膏粉1%:

  (2)杂木屑81.5%、麸皮15%、黄豆粉2%、生石灰粉0.5%、石膏粉1%,有条件者可加20%―30%棉子壳;

  (3)杂木屑70%、棉子壳17%、麸皮10%、红糖1%、石膏1.5%、生石灰粉0.5%;

  (4)杂木屑80%、麸皮8%、米糠10%、红糖1%、石膏粉1%。

  (5)杂木屑80%、麸皮7.5%、笼糠7.5%、米皮糠3%、红糖1%,石膏粉1%。

  以上配方料与水的比例为1:1―2。

  5拌料与装袋

  拌料有三个要求,一要均匀(一般干拌3次);二要控制含水率(加水后拌3次);三要PH值适当。拌料时先干拌,后湿拌,一定要拌匀,否则杀菌不彻底易感染杂菌。对配方中有棉籽壳的要事先用石灰水浸泡,添加黄豆粉的要碾细,避免颗粒较大。其余拌料方法与菌棒香菇相同,含水量应以手捏培养基成团,用手指捻料,手指有湿润感。

  栽培黑木耳的塑料袋规格为15X55em聚乙烯料袋,每袋装800克的干料制成耳棒,由于料与水的比例为1:1―1:2,所以装完袋后称重应为1.5―1.7公斤。

  6灭菌

  灭菌时容器内耳棒不能排列过密,以便蒸气流动畅通,灭菌彻底。当温度至60―65℃时施放一次冷气,温度达到98℃以上时保持15―16小时。灭菌时要防止漏气,否则容器内达不到需要的温度影响灭菌效果。

  7接种

  耳棒冷却至25℃以下时可以接种;以选用“新科5号”品种为主,一般每包菌种一斤左右可接25―30袋。接种消毒要严格,接种人员手用75度酒精擦洗,接种箱用消毒剂消毒,消毒剂点燃密封后,30分钟后进箱接种,一箱耳棒一个小时内要接完。接种时注意尽量少损伤菌种,避免用手指强力按压,导致菌种不萌发。

  8耳袋菌丝培养

  首先做好培养室的清洁卫生,培养室内在堆放耳棒前5―7天用甲酚皂液250毫升,兑水20―25斤进行喷雾消毒。在堆放耳棒前2天再用甲醛、高锰酸钾进行密封烟雾消毒。初期应控制或选择在20―30℃的温度下发菌,尽量避免低于20℃,或高于30℃温度(高于30℃影响菌丝生长及成品率,低于20℃菌丝恢复吃料慢,亦影响成活率)。培养前十天最好保持25―28℃,十天后保持20―23℃;培养室湿度保持在70%以下,发菌期间根据培养室的温度及空气状况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可在菌丝蔓延至直径8―10厘米时解开套袋增加氧气,以后在菌丝生长缓慢时宜用组针刺孔增氧,但量不宜多。培养室光线要控制暗些。大约在50―60天以后菌丝满袋后再适当培养数天,菌袋变软时就可见光催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黑木耳 灭菌 麸皮 木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