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食用菌栽培技术 > 木耳种植技术

黑木耳长耳阶段巧管理技术


    黑木耳袋栽,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即出耳阶段),其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到产量和品质,最终关系到经济效益。
    1.菌袋穴口划法 实践表明菌袋增穴划口,以“V”形口最佳。其优点一是口形小,培养阶段与空间接触少,避免露空养分散失;二是口形上大下小,菌袋上方的薄膜,一经划破即翘起,似伞一样遮盖于穴口,培养阶段喷水时起到保护伞作用,避免喷水直透穴口,引起杂菌污染;三是“V”口下方三角尖部位小,正好让水分保留一小点于尖口,有利于穴口保湿出耳;四是原基形成时,划口处两条斜角一连接,1个杏核大小的原基,顶起穴口的塑料膜,使它自然向上翘起。子实体本身封住穴口,水浇不进袋内,形成菌袋“内干长菌丝,外湿长子实体”的良好出耳条件;五是穴口小,耳芽集中,出耳成形美观。

    划口时可用刀片,沿着袋面划割。从左入刀下划,从下顺刀向右斜划,形成“V”形的穴口。

    1.1划口角度 划口的角度为45~55°角的斜线长度为2~2.5厘米。斜线过长,一是营养分散,子实体原基很难形成大朵;二是使穴口过大,培养基裸露面积大,外界水分也易渗入袋内,容易感染。反之,划口角度斜线过短,造成穴口小,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使产量降低。

    1.2划口深度 划口深浅是出耳早晚,耳根大小的关键。划口过浅或不往培养基内划,子实体长得朵小,袋内菌丝的营养输送不上来,长耳慢,而且耳根未伸入袋内,一碰就掉。划口过深,子实体形成较晚,耳根过粗,延长原基形成期。划口和适宜深度为0.5厘米左右,最多不超过0.8厘米,这样的深度有利于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在正常温、湿条件下,一般7天原基便可形成并封住划口处。

    1.3定位定量 菌袋划口布局和划口数量多少都有讲究。由于菌袋规格不同,栽培形式不一,划口的方位和划口数量略有差别。规格为17厘米×33厘米短袋的,为立式排放栽培,垂直于穴口,可划2~3层口,呈“品”字形排列,每层4个口,每袋8~12个口。上下3层口距离较近,中间1排可划2个口。如果划口数量过少,浪费袋内营养;划口过多,子实体分化不良,产量无保证。规格为12厘米×50厘米长袋的,有立式斜靠和卧式横排两种栽培方式:立式的同短袋垂直布局划品字式,每袋划12~15个口;卧式的应采取横向布局划口,每袋划12~15个口。

    2.划口后诱发耳芽 菌袋划口后,进入原基形成和耳芽发生阶段,也就是黑木耳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阶段。为确保原基迅速形成,必须认真掌握以下5点。

    2.1集中复壮 由于菌袋从室内搬到野外,又经搬动和划口工序,菌丝受到一定挫伤。为使其迅速恢复,划口后必须采取集中培养复壮。把菌袋密排在1~2条畦床的排袋架上,罩紧薄膜,让菌袋在小气候内5~7天,使穴口菌丝尽快复壮。如果划口后直接把菌袋排放于各个畦床上,穴口菌丝容易干燥,喷水又易霉烂。

    2.2保湿发育 经过集中复状后及时把菌袋,分别摆放排袋架上,罩好盖膜。保湿为主,使穴口培养基表面湿度,以免干燥板结,空间相对湿度以85%~90%左右为宜。一般不往菌袋的穴口上直接喷水,只可用0.7毫米孔径喷水片的喷雾器,在架床四周及空间进行喷雾。如果空间湿度过大或喷水穴口上,菌丝就会加速生长,形成一层白色菌皮,影响原基出现,或者菌丝易胶质化。

    2.3干湿交替 干湿交替是促进原基形成的一种手段,经过上述自然地湿和微量喷雾后,穴口滋润。此时可进行揭膜通风,每天早晚各1次,时间15~20分钟,使畦床内更新空气。穴口表面湿度稍降,干干湿湿,袋内菌丝接触氧气后,加速新陈代谢,原基迅速显露,并逐步形成耳芽。

    2.4湿差刺激 冷冷热热的温差刺激十分有利出耳。当株基形成后,夜间可把畦床上的罩膜揭开,使白天与晚上形成温差。同时夜晚空间细雾蒙蒙,适于原基分化成子实体。

    2.5散射光照 黑木耳菌丝见光原基易现。散射光能诱发原基的形成,而且还能与空气同时作用,来调节空间相对湿度,抑制霉菌滋生。因此排袋后阴棚要有散射阳光透入,更好地促使原基迅速形成,并逐步分化。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黑木耳 喷雾 经济效益 霉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