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陈海凤:为了大地丰收,为了农户脱贫


 

  人物素描

  在人们的印象中,一位“80后”的女硕士研究生,应该是一个穿着时尚漂亮衣服,出入高大上写字楼,做着体面工作的女白领。因此,初次见到陈海凤,记者不免有些吃惊,因为眼前的她,根本无法与上述词汇联系起来。眼前的陈海凤,上身穿一件简单的短袖,下身则是一条运动裤,衣着简单朴素。

  “我们隔三差五就得到田里干活的,穿着这些干活还方便些呢。”

  陈海凤的回答,道出了农业科技工作者长年累月奔走在田间地头的工作常态。他们和农民一样,要经受日晒雨淋,和农民一样春种秋收;不同的是,他们除了手中的农具,还有脑袋里的专业知识。他们通过运用专业知识,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为了大地丰收,为了农民脱贫,我们辛苦一点,值了。”陈海凤笑道。

  他们,是一群可敬的知识分子。陈海凤,就是其中的代表。

陈海凤:为了大地丰收,为了农户脱贫

陈海凤在观察水稻的生长情况。

  少儿立志育良种

  陈海凤来自广西宜州市的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高考时,陈海凤考了不错的成绩,老师和同学都建议她选择一个适合女孩的毕业后更有机会得到体面工作的专业。但这个来自农村的女孩,义无反顾地报读了广西大学的农学专业。

  听说陈海凤选择了一个种田的专业,她的同学都开玩笑地问她:“陈海凤你是要回家帮爸妈种田吗?”朴实的陈海凤却坚定地认为,不管做什么,只要对社会有用,都是有前途的工作。

  执着于农学专业,起源于陈海凤少年时期的经历。出生在农村,陈海凤小小年纪就开始帮家里干农活,每天跟着大人起早贪黑到田里播种、除草、收割。但是一家人辛苦劳作却经常换不回多少收获。“收成不好主要还是因为当时的种子质量不过关,经常买到假冒伪劣的种子。”看着父母疲惫的身影,小小的陈海凤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勤奋努力考上大学,学习培育出好种子,让父母的辛劳不再白费!

  历经艰辛育良种

  四年大学、三年研究生的刻苦努力,陈海凤学习到丰富的农学知识,为自己以后培育良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陈海凤来到玉林市农科院工作,如愿成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说起陈海凤,玉林市农科院的老同志容林熙对她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韧劲记忆深刻:“整个农科院的前辈应该都回答过她的问题,平时出去交流学习,有的人都被她问到回答不上来。”

  很快,勤学好问的陈海凤就像一粒优良的种子,生根发芽、分蘖吐穗,快速地成长起来。

  由于工作上手快,玉林市农科院安排陈海凤参与到“玉丝6号”的选育工作中。为了选出一个理想的株系,陈海凤和同事经常在三伏天下到田里,对上万株稻穗进行数据记录,一株稻穗的数据数十个,一场实验下来光记录的资料叠起来就有一米多高。为了选种,陈海凤和同事用手给稻穗脱粒,一把一把地捋,一粒一粒地脱,通常要脱上几千粒,指甲剥裂了,指茧磨平了,谷子上的毛绒钻入口子,如针扎一样痛。4年的选育工作,陈海凤和同事走遍了玉林的农村,厚厚的笔记本记录着不同地区水稻的生态环境,记下了不同地区水稻的生物特点和生产水平。

  付出终会有收获。陈海凤和同事选育出来的“玉丝6号”,与当时普遍种植的柳沙油占202、家福香1号等优质稻相比,在米质和产量上都有较大提高,糙米率、精米率、蛋白质含量等指标均达到国标二级,煮出的米饭软滑可口,而且每公顷产量达到6799公斤以上。优质高产的“玉丝6号”在2013年6月通过了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很快就被中国种业集团收购销售。

  无怨无悔做嫁衣

  除了培育选种,陈海凤另外一个主要工作就是水稻的区域试验。陈海凤向记者介绍,区域试验是指通过统一规范的要求进行试验,对新育成的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进行全面的鉴定,根据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表现,结合抗逆性鉴定和品质结果,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新育成的品种想要通过审定推广,就必须进行区域试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区域试验 品种 水稻 种子
上一篇 : 养兔带民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