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浙江松阳“90后”男生的“甜蜜”事业


 

  “下雨天,蜜蜂依然出发去寻蜜,我们有何理由不努力!”“披星戴月地奔波,只为一扇窗,当你迷失在路上,能够看见那灯光。”……每天清晨起床前,叶建新总会先在微信朋友圈上传这样一段段“心灵鸡汤”,或视频配文字,或图片加描述,与客户和代理商进行互动。之后,他便前往松阳县安民乡土蜂蜜基地和附近山区的蜂农家割蜜,下午则与代理商微信私聊订单配货事宜,以便物流站顺利发货。每一天,叶建新都在这样忙碌又充实的节奏中度过。

  去年7月,21岁的叶建新大学毕业,回到老家松阳县玉岩镇,发现家乡生态独好、土蜂蜜质量上佳。但因为交通不便、信息滞后,不少原生态土蜂蜜销售困难。

  农村长大的孩子总是怀着浓浓的乡土情结,年轻的叶建新开始思忖利用互联网开设线上商店,为蜂农们解决销售难题。经过一番细致的市场调查,胸有成竹的叶建新决定做一名时尚的“微商”,主卖土蜂蜜,兼卖生态农产品。

  去年12月,叶建新与松阳县玉岩、安民、大东坝等地蜂农合作,为他们代销农家土蜂蜜。“土蜂蜜一年只割一次,一户蜂农一年的产量可能一天就卖完了。”叶建新说,传统的养蜂法采用圆木桶做蜂箱,不仅产量低,还因为割蜜时必须将整个蜂巢取出,导致内部遭到破坏,第二年要重新诱蜂修复蜂巢,难度大、耗时长,不是科学的养殖法。

  为了增加蜂蜜产量、提高当地蜂农收入,叶建新尝试引进了方形蜂箱。这种新型蜂箱不仅取蜜方便,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更适合蜂群生活。然而,由于圆桶养殖土蜂的方法沿袭已久,无论是蜂农还是消费者,都认为蜂桶改了形状后,蜂蜜的性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惯性思维导致大家认定了只有取自圆桶的蜂蜜才‘最正宗’,所以一开始谁也不接受方箱养蜂的新模式。”叶建新说,当时不少蜂农觉得他只是个少不经事的年轻人,养蜂、卖蜜也只是一时兴起,并不愿接受他的新思维,“但我得坚持,因为如果我没有耐心干这项事业,那蜂农们的蜂蜜就可能一直滞销,这会让我有负疚感。”

  要得到蜂农的信任,自己首先得拿出诚意。下定决心后,叶建新与父亲一起动手做蜂桶,免费送给当地蜂农和欠缺劳动力的低保户及老人,并手把手指导他们养蜂技术——天冷时在桶外加一层保暖膜,天热时则在桶边放置一盆凉水。等到蜂蜜产出,全部收入都归蜂农所有。就这样,一边负责代管蜂桶、一边保证收购销售的新合作模式在叶建新的工作室里应运而生。

  半年后,当几位老人看着叶建新从自家阁楼和屋后的蜂桶里割下蜜,并将报酬递到他们手上时,个个激动不已:“我们没出过什么力,怎么能收这么多钱?”叶建新则回答:“能利用我们团队这个平台,让乡亲们增补些家用,这也是我们这代年轻人应该做的。”

  更让老人们开心的是,在叶建新将生态养殖的每个环节都视频上传给客户和代理商、让对方直观了解土蜂蜜生产全过程的时候,因为镜头扫到了他们自制的地瓜粉、地瓜干、笋干、辣椒等特色农产品,不少客户主动要求购买。原本并不值钱的自留食物,突然成为外地客户愿花高价追捧的“香饽饽”,这让老人们倍感惊奇,更心怀感激,也因此开始信任叶建新的能力。

  在叶建新成为小有名气的微商后,越来越多的蜂农尝试着接受叶建新的方箱养蜂法,这也让叶建新深受鼓舞:“这让我更坚信了,做一项事业,再难也不能轻言放弃,只要不断努力,总会有收获。”

  “一开始接触蜜蜂,我经常被它们叮成‘香肠嘴’、‘熊掌手’,但我是个农村长大的孩子,吃这点苦不算什么。”叶建新说,创业之初,他三天两头往村里的老蜂农家跑,学习养殖技术,并每天更新朋友圈,上传与蜜蜂相处的温馨片断,撰写养蜂感受、割蜜心得,分享丰收的喜悦。如今,他的几个“铁哥们”也被他的创业热情所感染,一同在安民乡建起了养蜂基地,并在淘宝上开了一家店铺,申请了“山头养蜂人”注册商标。

  “开淘宝店,是为了诚信经营。”叶建新说,不少人并不信任微信营销,担心产品质量、售后维权难以保证,“开淘宝店,可以有效减少消费者的顾虑,这也是我们面向市场所应有的诚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蜂蜜 辣椒 营销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