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军在种植基地
在七星关区燕子口镇沔渔河村的红豆杉种植基地,基地负责人张泽军向笔者介绍其种植规模:“2011年年底开始栽种红豆杉,那时只有200余亩,也没连片种植。慢慢发展后,现在的种植规模已达500余亩。”
1992年,张泽军到云南省一家机械厂打工。工作9年后,他辞职回到家乡,思索着如何寻找一份稳定收入的事情来做。2011年,他从亲戚那里获知一个信息:“种植红豆杉能赚钱。”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抓住此机会,跟着亲戚一起去云南实地考察红豆杉的市场情况。
“考察回来后,我们就开始商量怎么发展种植红豆杉。”张泽军说,为了使红豆杉的种植形成一定规模,他们寻找合伙人,组成9个人的团队,一起成立了“七星关区森源速红林木专业合作社”。
而对于红豆杉,张泽军早已有了一本生意经:“虽然红豆杉要生长5年才能产生经济效益,但只要开始销往市场后,接下来的每一年都能赚钱。因为我们已经在云南找好了销路,并且那边也需要收购大量的红豆杉枝条来提炼紫杉醇。”他介绍,只要管护得好,每株红豆杉能剪下近20公斤枝条,紫杉醇含量高的枝条能卖到近8元一斤,含量低的枝条也能卖到近2.5元一斤。
在红豆杉种植过程中,需要工人除草和施肥时,合作社一般会优先聘请劳动力较弱的村民,因为他们不好找事做。村民打理好自家土地里的农作物后,便可抽时间来打零工,每天80元的工资可以贴补家用。
谈起今后的打算,张泽军说,今年9月份,燕子口镇党委、政府曾召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暨板块经济座谈会。会后,各企业代表和种养大户分享致富经验。张泽军觉得发动更多村民一起种植红豆杉的契机到了,于是他和合作社的成员主动与参会者洽谈,得到了其他村村民的响应。
现在,该合作社将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采取两种方法对收益进行分成。如果农户提供土地和劳动力参与种植,合作社提供树苗和肥料,则按照“五五分成”;如果农户提供土地,不提供劳动力,则按照“三七分成”。
张泽军说,更多村民参与种植红豆杉后,红豆杉种植规模会更大,合作社会考虑建造加工厂,提炼紫杉醇,形成“种产销”的一体化经营模式,走向规模化发展,带动更多村民一起致富。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6-11-14/12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