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早5时许,天刚蒙蒙亮,捂得严严实实的江利斌扛着锄头,和绿翼核桃合作社社员江保旺相跟着向大山走去……“清晨上山湿下半身,太阳升起以后湿上半身。”上山的路崎岖不平,不是蹚小河就是穿越杂草树林,稍不留神皮肤就会被划破。山里蚊虫多,而且毒得很,被咬一口疼不说皮肤还会肿起来。保不准还会遇到蛇、野猪!
上山至少要40分钟,杂草是及人高的草丛,只要一走进去就被埋在绿色里,只能靠吆喝声相互通信。上山难,难于上青天。要么是露水打湿裤腿,要么就是汗水湿透衣背。
这么难,大学毕业的江利斌回乡图个啥?
用学到的知识,“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这既是他与村委主任的一个约定,也是他的梦想。他希望父老乡亲不用走出大山,就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1 为家乡发展踏上求学路
“你脑子好使,我希望你能去上学,学到切合农村实际的知识,学有所用,回来建好咱们村。”村委主任付宏伟的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江利斌的脑际。
而村委主任说这话的时候,正是江利斌高考失利、打工失利,人生处于低谷的时候。
2008年,高考失利的江利斌,看到周围那些没有上高中的同学已经挣钱,便不顾家人反对,揣着500元踏上了开往天津的火车。
江利斌在一个轮胎厂做压包工作,纯粹是苦力活,一天最少干十二三个小时。“一下班,躺在床上动都动不了。”回忆起打工的那段日子,江利斌说,无数次想回去,但丢不起那人。
此时,他和同事租的房子被盗了。他想退房退钱,可房东不仅不给退,还恶言相向。“房东足足骂了我们一个多小时,把我们骂得"狗血喷头"。”他后来就反思,这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那次过后,他深深地觉得,没有一技之长、没有文凭在外面难有立足之地。
江利斌回家了。之后一有时间,江利斌就与父亲一起学习核桃嫁接与修剪方面的技术。加强自己的动手能力。“虽然嫁接、修剪貌似会了,可为什么那么做,我不知道。”江利斌不断地问自己,农村到底适合发展什么?到底怎么样才能带动农村人致富呢?
还是得学习!
江利斌有了继续高考的想法,村委主任付宏伟跟他做了一个约定:毕业后带着适合农村发展的技术回乡,参加选举,争取接任村委主任,做个时时刻刻为农民着想、踏踏实实为农民谋利益的农村发展带头人。
2 种蘑菇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2010年9月,经过一年自残似地复读,江利斌考入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在进大学的校门之前,我就规划好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我们村核桃树多,我就学习种果树,学习一门实实在在的技术,一门适合自己和农村发展的技术。”
军训完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观了学校附近的一个蘑菇大棚,当一排排蘑菇齐刷刷地出现在眼前时,他蒙了,以前只在电视里见过的情景居然真实地呈现在眼前。“那一刻,我知道自己找到了适合农村发展的好项目——核桃+食用菌。”
核桃树的树枝可以做蘑菇棒子,废弃的棒子还可以做肥料。冬天种蘑菇,夏天种核桃,不仅时间上可以互补,而且还可以实现原料和肥料的互补,这样村民一年四季就有事做、有钱挣。
时不我待!上学期间,不能光学理论知识,还要在实践中学习。江利斌租了几个蘑菇大棚,开始了边当菜农边当大学生的生活。
去大棚拉草帘、通风、拌料、烧锅炉、接种……“每天起早贪黑,宿舍的同学晚九点半前根本见不到我,他们甚至不知道我早上什么时候离开宿舍的。”江利斌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每次捯饬完蘑菇回到教室上课时,他座位前后左右都没有人。“种植蘑菇后,身上有股怪味,非常难闻。”同样是学生,其他同学光鲜亮丽,而他每天脏兮兮的,穿梭在同学之中,感受到别人异样的眼光,好几次他都想要放弃。
可是,跟村委主任的约定还历历在目。
咬咬牙,继续干!
辛苦没白费,学校周围90%的饭店都成了他蘑菇的铁杆客户。“我经常骑个车子,前面带一筐,车把上挂一筐,后座再绑一筐,在太谷县城中边骑边吆喝,"卖蘑菇!农大学生自己种的蘑菇!"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6-08-05/2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