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杨学银:拨开迷雾 掘出财富《致富经》


  余浪在昭通市永善县种植天麻十来年,2012年,听说了杨学银的遭遇后,他主动找到杨学银,合作一起种天麻。

  余浪:技术是自私的,为什么要教他,为什么教他呢?

  因为他跟我说的时候就是想带动百姓,因为我们都是苦命人,这样我才愿意教他的。

  杨学银没想到,余浪一来,很快就给他解开了天麻消失的原因,原来天麻根本不是飞走逃跑了。

  杨学银:像这个天麻的菌不是好菌,真正的好菌是不缠在天麻上面,它供给它营养,但是这个菌缠在天麻上,反而吃这个天麻的营养。

  记者:直到把它吃完?

  杨学银:直到把它吃烂吃完。吃消失。

  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斑鸠村村民戈昌海:这个就是它诡秘的地方,真的。

  记者:很神秘?

  杨学银:以前就是认为很神秘,但是用科学一解决它也不是很神秘。

  蜜环菌是杨学银他们用树叶和木材培养出来的,天麻种植不需要施肥,就靠蜜环菌提供营养。

  发现变质的蜜环菌吃掉天麻的真相,杨学银很开心,他们开始更换质量好的蜜环菌,同时每一步都更小心,更规范,可是1年后,天麻的产量却很低。

  余浪:已经减产了五分之一。在我们地方我是种植天麻那么多年的,论经验是完全有可能把这个天麻种好,因为是不可能减产那么的。

  接连出现的不可能,让公司里的很多人失望,2年多时间,杨学银投入了600多万元。从小就比别人曲折的生活遭遇,练就了杨学银坚强的内心,这一次他也不想放弃。杨学银一个人住到了山上的窝棚里,不停地做着试验。

  杨学银:我经过痛苦的事情太多了,反而痛苦对我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你如果一辈子沉迷于痛苦、悲伤当中,你就没有机会再站起来,是很痛苦,但是我每次痛苦都很短暂。

  心情实在烦闷时,杨学银就从一千多米高的大山上,沿着自己亲手修的小路,一天走上几个来回,走累了也清醒了,就回来接着研究天麻。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偶然发现,杨学银终于找到了天麻长不大的原因。

  杨学银:有做活不太老实的工人,他为了省事,就少覆盖了一点土,土层就薄了,只有那么厚一点,我们抠出来的天麻有那么大。

  原来,一般种天麻,要盖上20多厘米的土层。但是杨学银种植天麻的南天门山,它的气候和土质与其他地方有差别,对南天门山来说,20厘米的土层太厚了,这是天麻长不大的主要原因。

  2013年底,杨学银的第一批天麻终于种植成功,有的通过云南当地的经销商出售,有的被加工天麻的厂商收购。

  云南省昭通市天麻经销商:像这样一两千米海拔的地方,又没有污染,没有其他的化学原料和工业的污染的地方,种出来的肯定是和野生天麻差不多的,并且他这边的产量大规模化,所以我选择和他合作。

  云南省昭通市天麻经销商王开俊:在天麻加工上,我们主要有干果,像这样就属于干果,还有片,还有粉,根据客户的需要,我们天麻加工销售主要面向全国,每年加工500多吨天麻。

  每年的12月到来年1月,是天麻采收的季节。2014年,杨学银所在的云南昭通市,很多企业都规模化种植天麻。有些已经打出了名气。杨学银没有名气的天麻,一直找不到一个亮点在市场上亮相。

  一天,妻子正在做的一道菜——乌金猪炖天麻,让杨学银想到了办法。

  杨学银:我们研究出一套乌金猪炖乌天麻,要怎么炖好吃,连起来推销,捆绑来推销,这也是一个思路。

  乌金猪,它的生活习惯接近野猪,是威信县附近山区的一种土猪。杨学银找遍了附近所有的村子,用50多万元买来了100多头纯种乌金猪。

  杨学银:这个猪绝种了,很少能找到一家人有了,基本上绝种了,为什么不把这个种保下来呢?

  乌金猪在云南当地已经具有知名度,和天麻又可以做成天麻炖猪肉等菜品,杨学银给自己的乌金猪和天麻都注册了相同的品牌,他想借用乌金猪的名气,在销售乌金猪的过程中,顺便宣传自己的天麻,捆绑式的营销自己的天麻品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天麻 乌金猪 种子 干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