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杨学银:拨开迷雾 掘出财富《致富经》




  记者:好像没有你说的那个味啊?

  杨学银:有。

  记者:就是树的味道,像松树的味道。

  杨学银:你闻。

  记者:现在有了。

  杨学银:是一种骚味,马尿味。

  记者:说不上来,是一种挺冲的味道。

  杨学银:对,生吃这个味道太难闻了,所以就没人生吃。

  有着特殊味道的天麻,杨学银了解到,据当地人说可以治疗头晕失眠,既可以入药,也可以煮熟当菜吃,杨学银判断天麻的市场会很大。说做就做,2011年4月,杨学银拿出300多万元钱,开始种天麻。

  要种天麻就必须上山找到野生天麻,制出种子,再培育天麻。这是种植天麻的关键一步。可就在这个环节上,杨学银遇到了大麻烦。野生天麻在白天实在太难找到了,一天也找不到几个。而一个关于天麻会发光的传说,给了杨学银灵感。

  村民:它晚上看过去亮色的。

  记者:像什么一样?

  村民:我也说不准那个颜色。

  村民:几公尺外都能看见银光色,银光色。

  记者:亮吗?

  村民:亮。

  如果天麻真的会发光,那在晚上就会容易被发现。杨学银决定,就像现在这样在晚上上山找天麻。

  杨学银:要在没有任何亮光的情况下,才能看得出一点点银色的光。

  记者:那我们现在把这个灯关了能看见吗?

  杨学银:肉眼能看见。

  记者:我们试试看能不能看的到。

  杨学银:肉眼能看到。

  摄像记者:我的摄像机分辨率不行啊。

  记者:看不出来是吧?

  杨学银:就是这样

  记者:我们眼睛看是不太明显的。

  我们的摄像机不能清楚的拍到,而杨学银告诉我们,他发现发光的也并不是天麻本身,是给天麻生长提供营养的蜜环菌。

  杨学银:是蜜环菌在发光,晚上路上的树刺多了,到处都刮烂了,更不好找。

  好不容易找到的天麻种,种植起来杨学银更加谨慎小心。他专门到彝良县的一家天麻种植场学习。前后打了5次工,分别在天麻种植的几个阶段。

  在树林下,种麻种时,往土里同时埋上木头和培养好的蜜环菌。这样能让天麻能更快地生长,在1年半左右就收获商品天麻,比野生天麻能快2年时间上市。

  但6个月过去了,当杨学银满心期待的去看自己种植的天麻时,天麻真的就像传说的那样,消失不见了。

  杨学银:刨出来没有天麻,有的是烂了,有的是直接不见了。

  因为天麻生长在地下,无法随时查看生长状况,杨学银他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很快杨学银就有了怀疑的对象,他觉得小小的蚂蚁是吃掉天麻的罪魁祸首。

  杨学银想到了办法,在蚂蚁多的地方放上肉或者骨头,吸引蚂蚁。几个月过去了,天麻还是有很多找不到了。

  杨学银:其实以前很多人怀疑蚂蚁把天麻咬坏了,但是通过我们试验,实际咬坏天麻的就是这种老母虫,它把天麻钻成一个残麻。

  原来,山里除了老母虫外,蚂蚱、地老鼠都会把天麻当作美味,但杨学银发现,它们对天麻的伤害很小,吃掉的量并不大。不至于让天麻消失。

  从小种地长大的杨学银,没想到天麻这么难种。难道天麻的传说有可能是真的,在南天门山根本种不成?无奈之下,杨学银甚至像这样把天麻锁起来种在地里。

  杨学银:在这放上把锁头锁上,因为它的传说太多,我们无法确定别人的传说是真的假的。以前没人种过,所以我们就做了些试验,看它究竟跑不跑,而且在同一个地方,我锁了两个,其他没有锁,但是都没有跑,想起来可笑,但是就是为了证实一下那个传说。

  因为种天麻,杨学银成了村里人的笑话。而他不知道的是,在200多公里外的一座山上,有一个人认为在南天门山种天麻就是小菜一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天麻 乌金猪 种子 干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