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杨绍位:我为蜂狂《致富经》


  还不清楚刚才究竟发生了什么,村民杨昌锁已经消失在视线中。记者跟着杨绍位赶紧从另一条路上山,最后在山路旁的一户村民家,找到了杨昌锁。

  记者:你刚才怎么了?跑得那么快。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怒江镇禾木村村民杨昌锁:我被蜂子蜇了八九下了,脸,这里这里这里这里,吃点头痛粉。

  记者:止痛粉?

  杨绍位:解毒的,赶紧吃,上来坐下。

  既然穿了防护服,咋还被蛰了呢?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怒江镇禾木村村民杨昌锁:那个防蜂服那里漏了,钻进去。要不然我那么快的速度,你们都没有发觉我已经到树脚了。

  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这是安装在杨昌锁身上的微型摄像机记录下的当时的画面。村民杨昌锁在爬树的过程中,防护服脖子那一块松开了一条缝,胡蜂钻了进去。被蛰后的杨昌锁是爬着上山的。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怒江镇禾木村村民杨昌锁:拍一下,你们请勿模仿,这种东西真的受不了,非专业人员请勿模仿。

  记者:这个也太危险了对吧?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怒江镇禾木村村民杨昌锁:对,要不然又是随随便便一个人都可以养,这个东西太危险了。我现在脸上就像在烤一个烙饼一样的形式。你们寻常人早就扛不住了,当时就(昏迷)了。

  记者:这个这么危险,你还每一年都瞄蜂吗?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怒江镇禾木村村民杨昌锁:每一年都做的,因为没有办法。现在不想去瞄了,就去人工养殖,跟杨绍位来这里交流一下,学一下。

  杨绍位跟当地很多村民一样,也是从小就喜欢瞄蜂,头上两个疤就是当初被胡蜂蛰过留下的。当地人遇到被蛰的情况都是赶紧喝浓的红糖水、吃止疼药,严重的就送医院。记者后来得知,被蛰的当天晚上,村民杨昌锁也被送到医院输液。

  杨绍位的老家森林资源丰富,很适合胡蜂的生长。2010年,杨绍位从部队退役后,就拿出家里全部积蓄,尝试驯养野生胡蜂。和如此危险的胡蜂打交道,并作为自己的事业,杨绍位看中的就是胡蜂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可是他要在老家人工养殖胡蜂的消息一出,就成为村里人嘲笑的对象。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蒲川乡户弄村村民杨绍兴:思想神经的意思,不可能的事,有史以来没有人做成功的事。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蒲川乡户弄村村民杨春国:大家都不相信,就有这个怀疑,野生的东西,人工来养,不行,养不活。

  多少年来,当地人都是进山把野生蜂窝摘取之后,拿回家挂在房前屋后,依旧让蜂自由采食,过了中秋节,就可以把蜂窝取下来,收获蜂蛹。蜂蛹被当地人看作上等的食材,当地人一般用蜂蛹招待贵客,多的话就去集市卖钱补贴家用。

  一斤蜂蛹可以卖到100元左右,当地村民也有尝试驯养野生胡蜂的,但都没有成功,而杨绍位却对人工养殖胡蜂很有信心。为了得到妻子经济上的支持,杨绍位对妻子作出了一个大胆的承诺。

  杨绍位:我说百分之百看准,她不同意。我最后就给她一个定心丸,我说两年之内保证我们在这个行业,我们的家庭两年赚100万元。

  妻子张丽仙:我说你赚吧,好吧,我就等你赚100万元,我就回家闲着吃。

  杨绍位:怎么赚怎么细化我都跟她讲,她听了以后还感觉是有道理。

  妻子张丽仙:没戏。

  记者:为什么?

  妻子张丽仙:因为我不看好这一行,我从来没看好过。

  杨绍位有30多万元退役安置费,夫妻俩还有20万元的积蓄。杨绍位计划前两年,每年投资15万元。他将怎样实现两年赚到一百万元的目标呢?

  村民杨昌锁被蛰的第三天,杨绍位又找了几位村民,准备掏取这个夜食蜂蜂窝。这次的情况又会怎么样呢?

  记者:你就穿这个就行吗?

  杨绍位:这个也还是可以。这也算是防蜂服,它是两层,这种防蜂主要就是要有点滑性,它就蛰不进去,不是说要多厚,就是要表面有滑性。这种简易一些,也方便一点,爬树方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森林 过敏性 猪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