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致富不走寻常路 桂林养猪启示录


 

石艳强一高兴,就抓住了小猪的两条腿,猪“嗷嗷”地叫。

石艳强一高兴,就抓住了小猪的两条腿,猪“嗷嗷”地叫。

野猪进食的时候,徐杰常常给猪抓痒痒。

野猪进食的时候,徐杰常常给猪抓痒痒。

  有这么两个人,都选择了把养猪当成他们的事业。从最初的孤注一掷,举步维艰,到如今不断有新的惊喜出现。养猪带给他们的有忧愁,但更多的是喜悦。都是在养猪,他们却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故事。创业的道路上,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能不断探寻失败的原因,坚守下去,或许才能看到希望,不断向前。听听他们创业的故事,是否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在猪圈里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今年有699万大学毕业生,被称作“史上最难就业年”。即将到6月下旬了,是不是每一个临近毕业的学子都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呢?不论如何,不妨来读读两个养猪人的故事。

  7年前,中专毕业的石艳强也曾纠结过、迷茫过,到底做什么?他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外出打工,最终选择了跟别人不一样的一条路――养猪。他住在猪场,不怕辛苦,一心一意把猪场逐步做大。而3年前的徐杰也跟石艳强一样开始了他的野猪养殖。他们都勇于实践,敢吃螃蟹,敢做别人没有做或者不敢做的事,不畏惧别人议论。这样,才慢慢做出了自己的成绩。

  他们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即便是养猪,里面也学问大得很。”不要瞧不起,眼高手低,好高骛远。青年人要眼睛朝下,选择自己热爱、熟悉的职业,踏踏实实,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也会取得成功。7年来,石艳强住在猪场里,居然感觉不到猪臭,他给猪喂食、打针、清洁卫生;而徐杰也曾因为野猪频频死亡而困惑不解,在不断摸索中解剖过猪,最终解决了养殖中的难题。两个人都在养猪,似乎在做着相同的事,但却有不同的故事。他们的规划、视野和实际行动最终决定着各自将来的发展。

  如今,作为灵川县传统种养大村的九屋村,养猪的人越来越少,而石艳强逆向而行却获得了成功;同样地,徐杰在桂林的野猪养殖市场还相对空缺的时候开始了他的事业,前景可观。石艳强和徐杰养猪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今天,传统的行业如何重新审视,如何变革才能获得新生,也是给创业者的一个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石艳强和徐杰养猪的故事给我们启示:敢于实践,勇于探索,扎根现实,一步一个脚印,就能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石艳强:凭着“睡猪圈”的精神创出一番事业

  人物简介――

  对27岁的石艳强来说,他不觉得猪脏,他爱猪。也因为养猪,一家人的生活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因为养猪,他娶到了梦想中的大学生媳妇;因为养猪,他的生活由此而变得多姿多彩。

  最近,在灵川县青狮潭镇九屋村委九屋村采访时,村支书石双喜对记者说:“我们村里有个青年不得了,靠养猪居然娶回来一个大学生媳妇。人家那个媳妇再怎么说也是公家人啊,有工作的啊!你们一定要去看看。”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养猪是又臭又脏、又累又辛苦的活儿,现在的年轻人大都不愿意去做。石艳强养猪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他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职业并干得有声有色。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跟着村支书来到了青狮潭镇莲塘村石艳强的养殖场。

  逆流而上,养猪走上致富路

  穿过一片一眼望不到头的绿油油的脆皮金橘树园,就来到了石艳强的猪场。听支书介绍说要采访他时,中等个儿的石艳强一高兴,眼睛眯了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邀请记者先去猪舍看看他的那些宝贝。

  石艳强给记者换了去猪舍专用的工作服,在猪舍的入口处倒了些消毒液让记者踩一踩才能进去。进去一看,几十头白白胖胖的大猪小猪趴在圈里呼呼地喘着气,听见人进来,冲着人嗷嗷地一通乱叫。

  2003年,初中毕业的石艳强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当时哥哥读大学,家里的经济情况并不好。当时的九屋村是灵川县有名的养殖村,30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都有十来头猪,母亲让他学兽医,以后可以回到村里给猪看病。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猪 猪肉 饲料 猪瘟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