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贵州高峰镇:千亩葡萄园串起致富路


 

  “这个枝丫你要等它长高点、长老点,然后再把它摘丢,摘丢后葡萄藤就不容易断。”在高峰镇王家院村的千亩葡萄园,该村党支部书记李东华正在查看那些长势不错的葡萄园,指导村民注重管护。

  眼下正是葡萄管护的关键时节,王家院村的千亩葡萄园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村民们正按照规范化流程对葡萄进行管护。为让村民有个好收成,李东华每天都要抽时间来葡萄园“例行检查”。

  曾是高峰镇“落后村”的王家院村3000多名村民一直以种植玉米、水稻等传统农作物为生,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000元。结合本地地理和气候条件,2004年,刚走马上任的李东华决定在全村推广种植葡萄,自己首先带头种了5亩,并动员十几户村民跟他一起种植葡萄。看到李东华和其他十几户村民种植的葡萄取得了好收成,曾经对种植葡萄有顾虑的村民都开始欲欲跃试。

  为让村民尽快掌握种植、管护技术,李东华经常自费到外省学习技术,回来后免费传授给大家,同时聘请专家到村里开展技术培训。

  王家院村的葡萄种植面积从最初不足400亩发展到了目前的4000多亩,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近9000元,一举甩掉了“落后村”的帽子,成为高峰镇的“富裕村”。

  “原来一亩地种包谷,只能卖到1000多块元,现在种葡萄可以卖到1万多元。”

  村民们告诉记者,李东华不仅经常到葡萄园来查看指导,还长期邀请专家来给村民们“上课”。种得好,李东华还会给大家肥料补贴。

  葡萄种植标准化,村民增收常态化。目前,李东华已组织村民成立了葡萄产业合作社,通过全程技术指导、规范田间管理、产品统一销售等举措,形成集体合力发展葡萄产业。

  李东华还积极向政府申请了专项的民生资金并动员全村村民投工投力,修建了15公里的机耕道和3公里的通村公路,不光解决村民出行难,更为村里的葡萄销售减轻了运输成本。

  为让村民持续稳定增收,李东华还引进优质草莓品种,带领村民发展起了400余亩的草莓基地,填补了春季的经济作物空白。

  “依托葡萄种植,结合农业和旅游观光,探索产业升级的路子,想方设法让老百姓致富的路越来越宽。”李东华告诉记者,到2017年,王家院村的葡萄种植面积将达到8000亩,通过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引进一批葡萄酒或者葡萄饮料企业,形成新的增收点。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葡萄 草莓 水稻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