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生亮在养鸡场内捡鸡蛋。
养鸡是农村最常见的致富手段之一,不过前段时间的禽流感疫情让不少养鸡户心有余悸,甚至许多人选择了退出。如今疫情阴霾散去,消费市场恢复常态,家禽养殖再次进入创业人群的视线。本期《创富街》,报道两位返乡年轻人的创业故事,看他们如何通过专业化和差异化,打造自己的家禽养殖事业。
6月19日,笔者来到宜宾县永兴镇四方村卢氏现代化蛋鸡养殖基地采访时,基地业主卢生亮正在鸡舍捡鸡蛋,他告诉笔者:“鸡场的设备全部是自动化的,只有捡鸡蛋需要人工操作。我每天要捡25000多枚蛋。”
今年27岁的卢生亮是土生土长的永兴人,做生意有了本钱后,他萌发了回乡办养殖场的想法。去年8月,他投入200多万元筹建鸡场,现在存栏蛋鸡27000只,每天产蛋25000枚,年产值达400多万元。
小心尝试创业之前先做试点
2008年初,在亲戚朋友的支持下,卢生亮东拼西凑了15万元,在宜宾开了一家粮油批发店。习惯精打细算的卢生亮发现,在批发商手里拿鸡蛋不仅不能保证质量,而且转了几次手,成本很高。
“要是直接在养殖户家里拿货就好了。”抱着这个想法,他开始联系批发店附近的养殖户。也正是由于这个经历,让卢生亮萌生了回乡养殖蛋鸡的念头。
刚开始从事养殖,卢生亮表现出不同于年龄的沉稳。他没有盲目投资,而是在宜宾县孔滩镇租了场地,找来师傅学习养殖。那段时间里,卢生亮认认真真当起了学生,跟有经验的养殖户交流方法技巧,还整天呆在鸡舍里,观察鸡的生活习性,记载鸡的生长情况。晚上回去后还要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喂养注意事项等。
学成后,为了试试效果,他从小规模试养开始。第一次养了两批鸡,每批都是4000只。由于技术到位,这两批鸡的存活率都很高,转手一卖就赚了1万多元。“自己养鸡是要比打工强得多。”卢生亮终于尝到了自主养殖的甜头。
果断扩张科学管理保证生产
在有了养殖经验后,卢生亮准备扩大生产,他将自己的想法跟永兴镇政府一说,立即得到了大力支持,镇上答应他,积极帮他协调邻村最适合养殖的20多亩土地。
在这片土地上,卢生亮建起了全封闭的现代化养殖场,轨道式喂料系统、乳头式供水系统……实现了全机械化喂料。“如果不买这个机器,每天喂3吨鸡饲料,8个人每次都要用4个小时,一天就要12个小时都在喂食,根本吃不消。现在用机器,每喂一顿就只需要20分钟,而且这么大的鸡场每天只需要4个工人,包括捡蛋、包装。”卢生亮这样解释引进现代化设备的初衷。
2013年11月,这批蛋鸡开始陆续产蛋了,当卢生亮一家都沉浸在欢乐中时,危机出现了。
“突然有2/3的鸡开始不进食,我自己买药给鸡喂、找兽医治都不见起色。两三万只鸡啊,要是治不好,所有的投入就打水漂,真的完了。”心急如焚的卢生亮四处求医问药,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卢生亮到自贡去请来一位非常有经验的专家,现场诊断后,专家认定这是病死性肠炎。对症下药,十多天后鸡群终于恢复了正常。
通过这件事,卢生亮悟出一个道理,“搞养殖必须牢记,预防才是真道理,要把疫情扼杀在萌芽状态。”那以后,卢生亮高度重视防疫,这让他的鸡场保持了较高的存活率和产蛋率。
卢生亮说,养殖场正在计划组织养殖户成立合作社,他还计划,在2-3年内将养殖规模扩大到平均存栏8万只,成为宜宾市规模最大的自动化养鸡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4-06-26/18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