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徐桥东:从包工头到粤北三文鱼养殖第一人


 

徐桥东:从包工头到粤北三文鱼养殖第一人

徐桥东:从包工头到粤北三文鱼养殖第一人2

  近日,本刊记者慕名来到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探访三文鱼养殖。在当地渔业部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从乳源县城出发,峰回路转约一个半小时车程,记者找到了这个传说中的三文鱼“秘密养殖基地”——洛阳镇云子潭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这是一个建在峡谷中的流水养殖场,占地仅十余亩,全场没有一台增氧机,养殖池呈阶梯排列,潺潺的流水声不绝于耳,透心的凉意扑面而来。

  在这里,记者不仅看到一群群色泽鲜亮的三文鱼在清凉的水里自由穿梭,还见到了“粤北三文鱼养殖第一人”徐桥东。

  “包工头”转行养鱼

  徐桥东,是乳源县洛阳镇狮石村一名普通的农民。1997年开始,徐桥东在当地承包农村电网工程,业务量最多的时候,徐桥东手下有7个施工队,给近两百人发工资。由于工程风险高和精神压力大,2007年以后徐桥东逐渐退出电网工程承包,并开始考虑寻找新的出路。

  徐桥东有个表侄在当地一个水库里养鱼,2007年因大量死鱼而背了一身债。但他向徐桥东透露,自己仍不死心,还打算重新养鱼,不然没法还债。“养鱼亏了本,不养又无法还债。”从表侄的话里,徐桥东听出了其中的道道——养鱼利润可观。那时起,他心里便燃起了从事水产养殖的念头,并开始通过上网留意和了解水产养殖相关信息。

  养鱼离不开水。为了详细了解家乡山溪水的水质指标,2010年徐桥东测了一整年的水温。他发现,洛阳的山溪水水温全年最高为22℃,最低为7℃。此外,他自费将家乡的天然山水拿到权威部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令他兴奋不已:这些山水不仅水质优良、溶氧充足,还富含多种有益的矿物质,用于水产养殖得天独厚。说干说干,随后徐桥东积极与当地村民协调土地用于建造养殖基地。他坦言,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遇到难以说服的村民,他曾登门十余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花重金建造流水养殖场

  2011年11月,徐桥东梦想中的云子潭水产养殖基地终于得以动工建设。基地规模不大,仅有十余亩。据徐桥东回忆,当时所有亲戚朋友听说他要在这么小的山沟里建场养鱼都觉得不可思议,劝他放弃,认为这么小的地方养不了几条鱼。

  为了增加底气,徐桥东前往乳源县渔业主管部门咨询。当时乳源瑶族自治县畜牧兽医水产局水产养殖高级工程师杨谷华认为,云子潭水流落差大,溶氧充足,结合常年水温较低的特点,可进行冷水性鱼类的高密度养殖。于是,没有任何养殖经验的徐桥东打算先从杂交鲟养起。

  原本只打算投资50~60万元建设的养殖场,实际上花了徐桥东280万元。原来,在听取有关专家建议后,徐桥东信心大增,决定要干就大干一场,场地的设计和建造都相应提高了标准。为了保证常年都有充足的流水供应,他还在上游建造了水坝。据徐桥东介绍,坝内水位最深处达8米,可储存7000~8000立方水体。这个小型水库相当于一个天然的水体净化器,就算下大雨水源也不会混浊。记者在现场看到,水源从坝口流出后分三路走,饮用、灌溉和养殖互不耽误。下游的12个养殖池(每个池80平方米)全部用水泥建造,呈阶梯排布,池内山溪流水源源不断。

  2012年8月,徐桥东的流水养殖场正式投入使用。他以4.5元/尾的价格买回2万尾杂交鲟鱼苗(规格为12公分/尾),每个池子投苗约4000尾。养至2013年4月,这批鱼就达到了1.8~2斤/尾的上市规格,陆续把鱼卖掉,徐桥东一算账,发现自己这批鱼净赚了20万元。第二年,他又进了3.5万尾杂交鲟鱼苗继续养殖。

  铁了心要养三文鱼

  鉴于山区特有的优良水质和自己花重金打造的流水养殖场,徐桥东从一开始就不满足于只养一个品种。徐桥东一直在琢磨,再增加一个足够特别而又量少价高的养殖品种。他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输入“最好吃的鱼”几个字,发现网络上有不少帖子对云南、四川等地水库养殖的三文鱼评价非常高。外省养殖的三文鱼可供游客自己钓上来直接食用,而游客看中的正是三文鱼的新鲜度。经常在外面有应酬的徐桥东对三文鱼也略知一二,新鲜三文鱼和冰鲜的吃起来确实相差甚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养殖基地 品种 检测 鱼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