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友伦向记者展示16个月的蟹苗。
5月12日,开江县新街乡狮子庙村四组村民、大闸蟹养殖户张定刚忙得不可开交。记者见到他时,他刚接完上海一家水产品进出口公司打来的电话,该公司与美国一家公司签下了一笔大单,希望作为合作伙伴的他,能在今年8月之前提供4吨以上,单个半斤左右的成品大闸蟹。“只要重庆这批200万只大闸蟹‘豆苗’下飞机之后存活率能达到85%以上,这笔大买卖就算是到手了。”接受完采访,张定刚一边着急忙慌地收拾行李,一边催促着自家的工人,“快去把油加满,我马上跑重庆提货。”
养蟹秘籍
按比例投放藻类
2013年2月,此前长期在上海、贵州等地搞特种水产养殖的张定刚,决定回乡搞大闸蟹养殖。他从上海请来水产专家实地考察狮子庙村的水质,得到水质合格的结论后,他通过当地乡党委政府的协调,一口气承包下村里400亩土地建基地。
“专家来了三个月,实地考察后得出结论‘新街乡的河水完全适宜大闸蟹的生长’,当时我就放心了。”张定刚告诉记者,“搞大闸蟹养殖,水质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必须达到饮用水的标准,才能保质又保量。”
在记者的追问下,他透露了自己的独门 “秘籍”——在蟹池种植水草,同时按照一定比例往池水里添加硅藻、小球藻等单细胞藻类,再投放大量的螺蛳,并套养青虾、鲑鱼、鲫鱼等。“这样做,能起到净化水质、清理螃蟹排泄物的作用,又能为螃蟹提供富含藻类的栖息平台,还有大量的活性饵料,实现了真正的纯生态,大闸蟹才长得又大又肥。”
而究竟按多少比例投放单细胞藻类?张定刚笑着说:“别问了吧,这是商业秘密!”
盘算账本
一亩纯利七八千
交货时间紧迫,张定刚又喊来自己的大徒弟、当地村民卢友伦继续接受记者采访。卢友伦现如今已自己承包了30亩共4个塘,总计养殖1万余只大闸蟹,算得上“老手”了。
“我是去年初跟着师傅学养大闸蟹,估计到今年底纯收入能有12万到13万元左右。”面对记者质疑的神情,卢友伦赶紧给算了笔账:大闸蟹近两三年来的市场价格稳中有升,4两以上的成品肥蟹每只能卖到150元以上,4两以下的基本也能卖到每只五六十元左右。“以我自己为例,按相对保守一点的60元/斤估算,每亩产大闸蟹约300斤,30亩最低可实现产值54万元。加上套养的桂鱼、青虾和白鲢等,刨去成本,年纯收入不会低于12万元。”
卢友伦还说,大闸蟹从豆苗(1年以内)到蟹苗(12至18个月)再到成品肥蟹 (20个月前后)期间,管理少、人工低、存活率高,基本没什么病虫害,所以风险相对较低。而且搞大闸蟹养殖只是头一年投入相对较高,比如修整堰塘、排污沟渠等等基础项目,后几年根本不用管,又可以省下一大笔费用,按照他师傅的估算,一亩大闸蟹的纯利润应该在七八千元左右。“当地乡亲都开玩笑说我们是‘金领’农民!”
打望销路
逐年上涨供不应求
如此看来,大闸蟹的确是一条增收致富的好路子,可这价格不低的大闸蟹,销路和行情到底如何?
“销售这一块儿,我们一点都不担忧。如今我们老百姓也富裕起来了,品尝美味成了他们的饮食追求,这些天,周边有不少的村民前来观望,希望能买几斤大闸蟹回去尝鲜。而且,通过网络平台,我们的蟹早就在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脱销了。”卢友伦笑着说,“你看我师傅,这几天都忙着跑重庆去进大闸蟹豆苗。”
说起自己的销路,卢友伦笑得合不拢嘴:“我这30亩的大闸蟹,4月底的时候就被重庆一家大型超市全部预定了。”
同时,有着憨厚外表的卢友伦却心细如发,他利用重庆超市提供的资源了解到,目前重庆市场的大闸蟹需求一直是逐年上涨,“成都、达州、南充等地的超市,也是供不应求。”
他计划,2015年之前要将养殖规模扩大至60亩8个塘,放养总计2万余只大闸蟹,“争取明年纯收入能达到30万元左右”。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4-05-20/18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