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们五、六十岁的人,到外面打工的话,哪个会拿几十块钱一天给你哟!要不是他,哪能在自己家门口就能赚到钱了!”在绥阳县小关乡采访,一位老农满面笑容朴实的说道。
老农口中的他,便是小关乡飞水村新立组今年31岁的罗银飞。罗银飞早年一直在外务工,曾做过工厂的一线工人,也帮别人开过拖车。虽然辛苦也心酸了十来年,硬是凭着农村人踏实肯干不怕脏不怕累精神,攒下了一些家业,日子倒也过得红红火火。也许是在外漂泊久了,游子思乡的心情越发浓烈。
去年回到自己的家乡,家乡的变化和外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常言道三十而立,一颗创业的种子深深地埋藏在他的心底,他总在琢磨着干点什么?即能把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更能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当他路过幸福大道时,一幅“敢想敢干、会想会干、说干就干、干就干成”的标语彻底激发了他创业的激情。在大力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大好环境下,为什么不干?
家乡的气候宜人,土地资源得天独厚,交通便利。为了选好项目,他搜集信息查阅查资料,几经周转外出考察,决定在家乡创建猕猴桃基地。
“预计前期投入18万元用于租赁土地、春耕、备耕,中期投入15万元用于基地搭棚。”罗银飞说。
去年底,他以每年每亩600元的价格与乡亲们签订了130亩的土地流转合同,合同期限为10年,以每株6元的价格从修文县购进10000株苗。就这样猕猴桃基地建设紧锣密鼓的开展开了。
“建成后第三年丰产期时,根据市场估计产值可达300多万元,可解决周边富足劳动力80到100人。”罗银飞说。
经过3个月的不懈努力,他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笔者一行在基地看到,猕猴桃苗已开始吐露新芽,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一大群农民正在地里忙碌着,有的在平土,有的在浇水,还有的在盖地膜,很是热闹,不时传来一阵阵淳朴的笑声。
“购进的20斤猕猴桃优良种子自行育苗,育成后将有100万株猕猴桃新苗向外输出,”罗银飞还介绍说。
他用长远的眼光盘算着:“今后,我要成立自己的猕猴桃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种植+农户种植+苗圃输出的模式,多渠道的引领猕猴桃产业逐步走向规范化、规模化,带动父老乡亲奔小康。”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4-04-11/11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