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农增收,关键在产业转型升级。经过近9年的酝酿,海南五指山黎乡有机野山鸡股份有限公司为海南农民增收开拓出一条新的产业。
这是一次尝试:海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五指山雨林野山鸡从“资源”变“产品”,走出了培育禽类新品种、开拓农业新产业的路子。
这是一次探索:海南岛中部地处生态核心保护区,五指山雨林野山鸡回归传统,山中放养,将海南生态优势变成产业优势,通过了有机认证,打出了品牌。
这也是一次共享:2005年五指山雨林野山鸡开始“下山”,经过4年的培育与探索,2009开始走进农家,到2013年已经带动3000农户,还被列入省政府中部市县促进农民增收重点扶持产业。
野鸡“啄”来“金元宝”
今年将带动中部6千农民致富
3月23日,五指山市南圣镇什兰村,一只只雨林野山鸡,从槟榔林里,抓住,装笼,过秤,装车,结账。“公鸡21笼、209只,一共467斤,每斤16元;母鸡14笼,210只,一共364斤,20元/斤。总计14752元。”养殖户、顺心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石青说,“去年11月,在政府的扶持下,从五指山黎乡有机野山鸡股份有限公司,购买了2300只野山鸡。现在开始陆续出栏,估计有9万多元的收入。”
“养野山鸡不愁销路,公司给种苗时,就会跟我们签合同,养殖4-5个月后就由他们回收,价格是公鸡16元/ 斤,母鸡20元/斤。”石青算了一笔账,“每只鸡大约能够卖到40元,而养殖的成本,每只在28元-30元左右。每只的鸡利润有10多元。”
石青曾经是槟榔种植户,10多亩的槟榔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过去,槟榔价格好,勉强能够过日子。去年,槟榔价格跌到了0.5元/斤,并且滞销。”石青指着树上已经泛黄的槟榔果说,“都老了,没人要,就没有摘。今年幸亏养了野山鸡,不然,日子就难过了。”
我省中部市县地处生态核心保护区,农业产业单一,农民收入整体水平较低。近年来,省政府实施了中部农民增收计划,扶持了一批新的特色产业,提高质量和效益。
五指山雨林野山鸡,在省、市政府的扶持下,经过海南五指山黎乡有机野山鸡股份有限公司9年的培育,已经逐渐成熟,注册了“黎乡野山鸡”商标,并通过有机认证;公司股权也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上市。
如今,五指山雨林野山鸡已经到了大面积带动农民发展致富的时候,2013年已经被列入《2013-2016年中部市县促进农民增收计划实施方案》的重点扶持产业。今年,计划在五指山、保亭、琼中、屯昌等4个中部市县进行发展,计划发放鸡苗300万只-400万只,带动农户近6000户。
“活”用野生资源创新产业
原生态养殖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海南,富有热带特色,但人均耕地面积小,其地域特点决定了它需要走精细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的道路。“海南有很多的野生动植物,为农业培育新品种提供了很多的资源,但是,要将这些资源转变成为可以推广的商品,海南还在起步阶段。”有业内人士表示,五指山野鸡,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刚开始,我们到山上抓雨林野鸡,然后,对它们进行驯化、引种、提纯、孵化。”五指山黎乡有机野山鸡股份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吴东乘说,经过研究,终于实现了野山鸡的繁育,“并且在肉味上,也降低了野生的膻味。”
不过,除了保证存活率进行的繁育研究,该公司并未过多地对野山鸡进行“改造”,特别是养殖环节,依然保留了野山鸡的习性,不圈养,放在山里散养,提高食品安全性。
位于五指山市畅好乡的高山雨林,几道山泉蜿蜒其间,上万只冠红尾长的山鸡,悠闲地散步、觅食。“这里的鸡,都是散养,住的是天然的树林,吃的是原生态动植物,喝的是山涧泉水。”吴东乘说,“最关键是,这里的鸡,不圈养,不吃激素,至少养7个月才出栏。”
1个月繁育、5个月散养,再加1个月的育肥,这是五指山雨林野山鸡“慢养殖”的一道“铁”的原则。“鸡运动多,抵抗力强,可以不用抗生素,食品安全和肉质的口感都会大大增加。”香港优质鸡发展促进会主席陈汝旭说。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4-03-31/7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