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螃蟹的人如果充分了解蟹文化后再去吃,一定别有一番滋味。”黄春,上海宝岛蟹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崇明外出养蟹第一人。当年大胆“走出去”,把崇明“乌小蟹”养成个头大分量足的成蟹,黄春因此被冠上“蟹大王”的头衔。20多年来,黄春从扣蟹养殖到成蟹饲养;从岛内养殖到基地遍布江苏、安徽、湖南、江西等地;从粗放型模式到精细化管理,先后开办了河蟹研究所,试水河蟹深加工。用他的话来说,自己的人生经历就如同蟹一样,走出去又返回来,最终还是要在家乡“开花结果”。走出崇明去养蟹,是第一次创业,深加工就是第二次创业。如今,黄春的事业“再出发”,新建的崇明蟹文化基地已初具雏形,未来,将形成都市型蟹文化旅游产业新亮点。
“肥水”池塘养大的崇明“清水蟹”
告别“乌小蟹”的前身,如今的崇明清水蟹已长成“大块头”,公蟹4两以上、母蟹3两左右的不在少数。“这一转变并非自然天成,而是经过了专家的培育。”上海宝岛蟹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春告诉记者,由于一改以往鱼塘养蟹、水草不植的手法,如今的崇明蟹个个身强体壮,青壳、白肚、黄爪,翻身移步动作迅速。
“如何养好蟹?水是关键。崇明蟹长不大这点并非事实,只要能改善水质、多种水草,让螃蟹有良好的栖身环境,这里照样能养出媲美阳澄湖大闸蟹的大块头蟹。”黄春表示,近几年,崇明县相关部门集中开展水环境整治,当地的水质改善了,咸度也开始降低。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水产研究所等也在养蟹技术上有了新突破。黄春向记者解释说,养蟹需要“肥水”,水草和螺蛳缺一不可,针对这个情况,黄春进行了水草人工移栽。而蟹最喜欢的食物———螺蛳也赶在清明节前大量投放在池塘中,采取生物链的模式饲养,蟹才能吃好、住好、长好。
“以前崇明人以养鱼为主,在鱼塘里附带养蟹。现在不同了,蟹是‘主体’,往水塘中投放一些花鲢鱼、白鲢鱼的目的就是‘为蟹服务好。’”黄春介绍说,投放这些鱼的主要作用是净化池塘里的水。这些鱼不会争抢蟹的饲料,反而吃掉水中的杂质,是最好的“清道夫”。据了解,2013年整个崇明的成蟹养殖面积6000亩,总产量60万斤。
“对于上海市场而言,这些量是远远不够的。目前,不着急提高产量,我们打算用2—3年的时间培育崇明清水蟹的品牌,不断提升产品品质。”黄春坦言,崇明清水蟹起步较晚,现尚处于建立品牌阶段。要树立品牌形象,食品安全是最重要的。现在公司对蟹的检测每年不少于6—7次,包括产品,水质,土壤。
产业做大,文化软实力不可缺
岛内养蟹———岛外发展———再回乡。对于黄春来说,他的事业发展如同蟹一样,走出去又返回来,最终在家乡“扎根”。从第一个10年育蟹苗,到第二个10年养成蟹,如今第三个10年,他要做的便是发展蟹文化。这样一来,养殖、深加工、旅游全面开花,一、二、三产充分融合,就能建起完整的产业链。
在崇明绿华镇的明珠湖畔,几幢徽派建筑与崇明传统古建筑融为一体,黄春的“蟹庄”就坐落于这片碧波荡漾的湖边。经过两年的建设,这一集蟹文化展示、农旅休闲、河蟹原种研究等为一体的蟹文化基地基本建成,基地占地约500亩,养殖水面600亩,基地的蟹文化博物馆内设有蟹历史文化、蟹科普文化、蟹体验文化和蟹饮食文化四个展示区。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为什么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直被人赞美,崇明人什么时候开始吃螃蟹?再比如,蟹的生长发育、营养价值,蟹苗的繁殖地和生长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崇明的蟹苗特别多等等。基地的落成对于挖掘崇明蟹文化资源,做大做强崇明河蟹产业,拓展崇明农旅建设,提升崇明河蟹品牌效应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没有文化的产业是行之不远的。”在蟹文化博物馆,记者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种类型的捕蟹工具:蟹篓、蟹钓、地笼、丝网等。徒手捕蟹,河里捉蟹,丝网兜蟹、地笼捕蟹的忙碌场景似乎就在眼前。展馆的墙壁上,黄春专门请来台湾的手绘大师精心绘图,一幅幅别致精细的图片配上文字,生动介绍了蟹的别称,“蟹”字由来等。还有许多描述蟹的诗词、品蟹的典故等跃然纸上,让人感叹小小的螃蟹背后居然有如此丰富的故事。“这是亟待临盆的母蟹,那是重达1.3斤的蟹王。”在展馆的玻璃陈列窗里,黄春把许多难得一见的蟹制作成标本,向游客一一展示。一圈逛下来,小小的“蟹文化博物馆”里,集历史、科普、体验与饮食为一体的展示的确让人长了不少见识。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4-01-09/8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