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韩俊文在检查青稞长势
——记噶尔县农牧局副局长、农牧专业技术人员韩俊文
在清凉的夏季,走过219国道的人,都会在昆莎机场的东面,看到一大片郁郁葱葱的绿,隐约还能闻到淡淡的花香。寻香而望,这就是位于阿里地区噶尔县昆莎乡的科技示范基地。基地里,一位脸庞黑黑的、眼睛小小的,一身劳动服、一双旧胶鞋,整日里踱着方步的人走在田间地头。就是这个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人,在海拔4300米的高原地带成功种植出紫花苜蓿,在高原戈壁铸就了一片绿洲,为牧业发展、牧民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他就是噶尔县农牧局副局长、农牧专业科技人员韩俊文。
韩俊文,原是陕西省靖边县的农技人员,家乡已是“西部百强县”,生活还算富足。2005年初到阿里时,他饱受高寒缺氧的煎熬,每月只能搭乘农用车到狮泉河镇洗一次澡,“从小到大没受过的苦都在这里受了。”如今,韩俊文毅然办理了调动手续,还把爱人也接了过来,决心留在阿里地区工作直到退休。紫花苜蓿缘何能在高原种植成功?是什么让他对高原种草有如此的情感?又是什么让他对阿里一往情深?
脸朝黄土护新苗
2004年陕西第四批援藏干部提出在噶尔县开展人工种草工作。为了帮助阿里群众尽快脱贫致富,作为一名农技人员,韩俊文毅然接下了这个连自己都心里没底的任务。
万事开头难,人工种草项目实施之初,启动资金只有50万元,没有种子,没有农具,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为了选到适应性强、质量好的种子,韩俊文跑遍了靖边县所有的种子销售点,亲自考察、亲自选种,并把种子、农具等物资千里迢迢运到阿里。
当他满怀希望来到阿里后,看到的却是光秃秃的山,光秃秃的地。其时是4月,内地已经是满眼的绿色,可这里一片荒凉,他的心就像4月的阿里一样,天气刚刚热了一点又凉了下来。“既然来了,就不能打退堂鼓,环境艰苦更应该干出点名堂来。”韩俊文看着眼前的一片沙土,心里暗暗给自己打气。
人工种草地点选在水源较为便利的噶尔县昆莎乡。这里属高寒干旱地区,气候干燥寒冷。过分依赖天然草场、完全靠天吃饭是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韩俊文对当地的土壤、气候、生产等因素一一考察后,决定采取“广泛试种、重点培养”的方法。2005年共进行了林木、蔬菜、农作物、牧草4个大类25个品种试验,韩俊文对紫花苜蓿采用了覆膜和大田种植两种方式。
这一年,韩俊文天不亮就起床,到地里测气温多高,看地上有没有结冰,观察各植物的长势如何。韩俊文有个笔记本,满满地记录下了一年里这些可爱的绿植的成长情况。
在紫花苜蓿出苗时,覆膜的紫花苜蓿要人工一窝一窝地放苗,可刚放完苗的几天内,这些弱小的苗就干死了。韩俊文心急如焚,一连几天守候在紫花苜蓿苗前,用手拨弄土壤,观察种子播种深浅,对比查看每一颗苗的生长状况。几天下来,心细善思考的韩俊文发现了其中门道:如果土地平整不好,高的地方苗容易旱死,低的地方苗容易淹死;种得太浅苗扎不下根,种得太深苗出不来;浇水要是过猛种子会被冲走,浇得太少发芽时又没有充足水分;放苗早了容易被晒死,放晚了苗就会在覆膜里被捂死。经过观察,韩俊文总结了4条经验:土地要平整,播种要适中,灌水要平缓,放苗要适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下来,紫花苜蓿长势最好,适应性也强,是家畜的优良豆科牧草。2006年,紫花苜蓿被作为推广重点,一下种植了300亩,两年的试种和摸索,人工种草项目基本走上了正轨。
心贴群众传技术
“以农牧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依托,试验先行,示范推动,以户带村,辐射推进,以草奠基,立草为业。”在紫花苜蓿种植成功的基础上,噶尔县提出了开发农牧业试验示范项目的发展思路。
要推广人工种草,首先要让农牧民群众掌握种植技术,县里决定让群众现场学习、实践学习、竞赛学习。这说来容易,做起来难。谈起往事,韩俊文告诉记者刚开始时这门种植技术还受到过群众的“挑战”。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4-01-03/19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