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四川长宁:返乡农民黄如超带领村民创业致富


 

  四川省长宁县桃坪乡农民黄如超,利用多年在外打工所挣资金和所学经验,返乡创业,大力发展竹荪种植,不仅自己致富,还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他本人也连续两年荣获乡人民政府“创业致富领头人”的称号。

  近日,记者在大桥村见到黄如超时,他正和村民一起在地里除草。今年42岁的他告诉记者,2000年开始在成都创业,一直经营蜀南竹海土特产,随着生意越来越红火,自己在成都也买了房、买了车,日子过得也算不错。到了2010年,为了响应家乡政府回乡投资创业的号召,他毅然回到自己的故乡桃坪大桥村,“我在外地打拼了十来年,也该回家乡的经济做点贡献了。”

  回到家乡的黄如超见到村里用电难,自己出了5万多元更换了电压器;见到部分公路不通,自己又出了8万多元修通1000余米的村公路。而黄如超回乡投资创业的第一步就是进行土地流转,把农民的土地集合起来,大规模地种植竹荪。经过黄如超不懈的努力,不仅黄如超自己一年能挣二十多万元,也让附近村民得到了实惠。

  该村村民黄如江告诉记者,他家流转了10多亩土地给黄如超,每亩土地550元钱,一年下来一分成本也不用就有六千来元钱的收入。土地流转后,他们两夫妇又来打工,每个人一天是80块钱,两夫妇一年下来有四五万块钱,和流转土地资金全部加起来,总共收入是五六万块钱。“比出去打工强得多,还可以照顾妻儿老小。”黄如江笑嘻嘻地说。

  同时,黄如超还大力投资乡村旅游建设,经营起了“黄家花园”农家乐,创办了“黄家欢迎家庭农场”、“黄家欢迎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

  如今,黄如超经营的各种生意如火如荼,得心应手。与竹荪有着不解之缘的他希望成立长宁县竹荪协会。他说,竹荪这个产业存在制种、种植、储存、销售没有形成产业链,导致了制种大户、种植户与竹荪专业种植户等沟通协调、配合不密切,市场竞争力不强,“希望通过竹荪协会的成立,加强竹荪行业的管理,更大的开拓市场,让长宁的竹荪产业发展得更好,更完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竹荪 土地 制种 除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