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恩辉在管理果树。
谢思惠在自己的茶园。
11月11日晨。一夜秋雨,气温骤降了许多,又是在海拔680米的大山上,此时晓阳镇最多只有十五六度,披上一件外套仍然感到寒气逼人。幸好一个多星期前,林恩辉就已经把新一季刚刚又扩大了面积的葡萄苗栽下了土、还过了肥,如今只剩下要把新扩出的138亩葡萄园打下钢桩,为来年搭盖大棚做准备。
经过了两年多的农村生活历练,眼下的小林已经越来越像个熟练的“庄稼把式”,尽管作为一名只有25岁的城市小姑娘依旧是肩很难抗、手很难提,但对于农时的判断,已经颇为老道。而这也正是她成为“新农民”后的又一种收获。
我的青春我做主
晓阳镇位于闽东白云山深处,距离福建省福安市53公里,是全市最远的山区乡镇。本就是生于、长于福安市区的林恩辉,2008年从集美大学外贸专业毕业后,很快就找到了几份在当地银行、外贸公司的工作,从此“朝九晚五、安安乐乐”的白领生活就在眼前。
然而只工作了几天,受父亲影响自小便对“到农村创业”充满美好幻想的她,最终跟随着梦想的召唤,毅然辞职,怀揣着家人资助的50万元,只身走进大山,按照早就设计好的方案,她要在这里建立一个全循环、生态化、立体养殖农场。
尽管学非对口,但小林却早有准备。上学期间就经常自修有关农业课程,毕业前还专门来到晓阳镇考察并取土、取水回去化验,最终确定了以葡萄种植为主的发展规划。就在她大施拳脚时,现实却如一桶冰水,差点让她凉透了心——先是租地难。闽东山区平地本就不多,一块十几亩的平地就会涉及几十户,甚至上百户农民,一户不答应,地就租不下。最后还是靠了镇政府出面,确定下每亩每年600元的租金才得以搞定。再是人心难搞定。租下的地,才种下果树不到半年,就被一批反悔了的当地村民,趁她不在时偷偷地洒下除草剂,毁了整片果园。
蹲在地上,抱头大哭一场。但一抹干眼泪,小姑娘不仅没有放弃反倒干脆又拖着老爸,俩人一起上山自己动手盖了座二层板房,板子自己锯、水电自己拉,又当办公室又做宿舍楼,算是彻底扎下根儿来。
比起林恩辉,谢思惠早在报考大学时就已经悄悄为自己“作了主”——报的全是农业类的大学——最终也在2004年如愿考上山东农大。还有一条不一样,小谢的家就在晓阳镇,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的儿子。
“我上大学为的就是想要改变中国农村!”小谢一身青春激扬,然而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子,他却始终不敢把这个想法告诉父亲。“要是告诉他将来就是想回来当农民,他一定会骂死我的。”怀抱着这样的理想,小谢从大二起就跟着山东农大果树专家孙仲序教授等搞研究学技术。整个大学期间,他发表了2篇学术论文。作为第一发明人,还申请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
2008年毕业前夕,他毅然放弃了学校保研的机会,带着4年中通过参加央视创业大赛、课题研究而获得的七八万奖金,回到了家乡。果然,迎接小谢的是父亲的一脸阴沉。“早知道你就是想种生姜、种地瓜、种茶叶,当初还不如不培养你。”
当众多年轻人宁可“漂”着也要呆在城里时,这里的年轻人却争先恐后奔赴土地,用实际行动喊出:“我们是为梦想而来,我们的青春我们自己做主!”
成功不是靠随便
不光是父亲不高兴,就是同村的村民们也对小谢很是不以为然——“你以为念了几本书,就能指点我们种生姜了?”
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原因,晓阳镇一直是整个闽东地区种植生姜的传统基地。然而由于始终无法克服的“姜瘟病”,使得当地生姜规模始终做不起来,亩产最多也过不了2000公斤。而山东是种姜大省,大学的四年,小谢早把那里的经验学到了手,很想用到自己家乡来。
“用地膜?你念书念呆了吧?用了地膜姜瘟病会更厉害!”
“用地膜和姜瘟病是两码事。前者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后者要靠前期杀毒和轮种办法解决。”小谢解释道。争论了半天也没结果,“干脆我就作个试验给你们看看。”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3-11-20/21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