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好政策”与农民“小算盘”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祖祖辈辈在土地里刨食。靠党的好政策,如今的农民解决温饱已经不成问题。但仅仅依靠土地就能发家致富,过上富足的生活,甚至过上比城里人还好的生活,仍然是广大农民梦中的伊甸园。特别是对东北农民来讲,只靠一年一季的作物收成,实现致富梦还没有一个好办法。努力探索出一条靠耕种就能致富的路,就成了农民的期盼和当地党委、政府的责任。
大庆的农民很幸运。三年前,大庆市委、市政府决定大力发展棚室经济,同时出台了相关鼓励政策。有了政策的支持和经济效益的推动,农民盖温室、扣大棚,引技术、挖人才,靠棚室发家致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也就有了大同区这样遍地大棚、果蔬飘香的典型。
数着手里“哗哗”响的票子,盘算着明年种大棚作物与种大田“铁杆庄稼”的比例,家家户户的农民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大苞米,从来都是东北老农世世代代的看家作物、“铁杆庄稼”。种啥都放不下它。“旱田呢,无籽西瓜是大苞米的4倍。大棚葡萄呢,高出大苞米20多倍。铁杆庄稼也要种点。”
在拨拉小算盘的时候,农民的观念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
观念一变天地宽,棚室经济已经走上一条“溜光大道”,但做大做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有技术支持,需要扩大种植面积,需要增高产量,需要形成规模,这样才能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才能在价格上有话语权。
看到商机的人与看到方向的“头儿”
棚室推广初期,很多农民都抱着观望的态度,东北气候特殊,种出的果实能否收回取暖的成本?
实践证明,很多人由开始的观望,到后来的主动参与,再到众人的追捧,棚室收入的增高,彻底改变了农户的种地思维。
“看见我赚钱了,我的亲属都来找我帮他们栽种棚室葡萄。我家大棚附近的地都被亲戚承包下来,扣上大棚了。”这是祝三乡日新村大棚种植户付成民说的一句话。
“从来没见过一亩地能出这么多钱。”付成民的老姨,在他的帮助下种了6栋大棚葡萄。秋后一算账,收入接近10万元。
“真要感谢我外甥,自己致富了,不能忘了他。”说起小付,他老姨笑得合不拢嘴,伸出了大拇指。
一样的环境,一样的土地,颗粒归仓后,种棚室的收入与种玉米收入相比较,相差太大了。都是忙活一年,一样挨累。真金白银拿到手里,谁都知道哪多哪少。
谁看得长远,谁就有潜力,谁就能发展得好,就能有生命力,一栋大棚就是一个“小银行”。
棚室有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发展势头不可阻挡。“一定要让这股势头长盛不衰。必须上规模,形成产业化;大家一‘抱团’,规模就上来了。农业合作社就是最好的形式和纽带。”走在棚室经济前沿的领头人,从中看到了巨大商机。区乡领导从中看到了发展方向——必须走规模化、产业化之路。
没规模做不大与有规模不用怕
10月23日,在祝三乡凤凰山村辛克芳家里,两口子忙里忙外不着消停。这两年他家尝到了棚室经济带来的甜头。
种一亩大棚香瓜和葡萄要比种20亩旱田玉米收益还高。他的12栋大棚种了7栋香瓜、5栋葡萄。今年卖得很好,十几万元已经揣进了腰包。
辛克芳的销售途径有两条,香瓜主要是靠棚室采摘,葡萄靠自己骑着三轮车赶集。
今年的收入确实冒高。辛克芳有扩大棚室葡萄的想法。效益高又省心,但销路又让他多少有些顾虑。
与辛克芳思路相反的是日新村的付成民,小付是80后,他栽种葡萄很内行,很早就看到规模化的优势。
三四年的工夫,他的地盘里招来了所有的亲戚,总计有30多家,葡萄棚有几百栋。
小付正在筹划建立自己的农业合作社,还要修建冷库,遇到葡萄价格低的时候,把收获的葡萄储存起来。等到市场上价格升高时,再推向市场。既规避了价格风险,又增加了大家的收入。
几年的种植经验,让小付懂得了一个道理:没有规模永远做不大,有了规模就什么也不怕。规模上去了,客商就自己来了。规模做大了,也能逐渐掌握定价权。有规模就主动,没规模就被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3-11-01/7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