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让贫困农牧民手握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黄南藏族自治州是著名的热贡文化保护区,当地很多农牧民有绘制唐卡、制作堆绣、玛尼石的传统技艺。近年来,黄南州同仁县依托热贡画院,采取联合经营模 式,扶持2个乡镇4个贫困村的223户贫困户、1047个贫困劳动力实施热贡艺术旅游纪念品项目,项目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目前,全州1.6万人从 事热贡艺术产品制作,有4714家文化产业经营户,收入达到3.1亿元。

  不仅仅是贵南县和黄南州,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的氆氇绣,玉 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的玛尼石雕刻,西宁市湟源县的皮绣、湟中县的传统藏毯编织,海东地区平安县的藏族歌舞、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土族民俗文化……在扶贫开发部 门看来,青海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不仅传承着民族的精神血脉,也是捧在后辈子孙手中的金饭碗。在扶贫开发部门组织下,一个个贫困农牧民用握惯了铁锨把和牧羊 鞭的手拿起画笔、刻刀、绣针,穿上演出服去从事文化产业,从而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在互助县鑫源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基地,合作 社理事长陈立宏告诉记者,由于互助地区气候冷凉干燥,即便在夏季,也可进行种兔繁育,这在内地是无法做到的。青海的紫外线强,有天然的杀菌消毒作用,对保 持獭兔肉的绿色无污染十分有利,在互助地区养殖的獭兔兔毛绒度高、毛色光亮,一级皮率可达90%以上,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互助县扶贫 开发局局长杨占川说,正是看到了互助县养殖獭兔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互助县自2009年开始,以互助鑫源獭兔养殖专业合作为龙头,采取“合作社+基地+ 农户”方式,整合整村推进项目财政扶贫资金发展獭兔养殖产业。至今年,全县已建立基地村16个,实现销售收入1940万元,纯收入740万元,为联建村贫 困农户兑付投资红利50余万元,并帮助16个贫困村4521户农户销售30多万只,户均实现增收5000元。目前,互助县已成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獭 兔养殖县。

  化隆回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为改变自身的贫困命运,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一些化隆农民走出大山,走进沿海大城 市,开起了拉面馆。三十年来,这种群众为摆脱贫困所做的自发性尝试让小小的拉面做成了产业,圆了一个个贫困农民的脱贫致富梦。受益群众形象地说:开拉面馆 换了脑子,练了胆子,闯了路子,挣了票子,盖了房子,育了孩子。

  然而,随着物价的提高、快餐行业竞争的加剧,拉面老板们也面临着资金 匮乏等新的困境。扶贫发展部门大力支持化隆、循化两县发展“特色拉面经济”,扶持6545户贫困户在全国各地区乃至国外经营拉面馆261家,每家年均收入 10至40万元,给遭遇“成长烦恼”的拉面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成果,新征程

  多年来,青海扶贫部门立足各地优势资源,紧紧围绕全省“四区两带一线”区域经济发展布局,重点扶持贫困群众发展以“十大特色产业”为代表的特色农牧业,以农畜产品、民族用品加工等为代表的加工业和以民族文化、特色旅游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建立特色产业扶贫基地634个。

   以发展高原现代农牧业为重点,农牧业产业基础得以夯实。紧紧围绕现代农业示范区、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按照区域化 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品牌化经营的思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旱地全膜马铃薯、杂交油菜、中藏药材、枸杞、沙棘、优质薄皮核桃、饲草料等特色作物 种植比重达到80%以上。

  围绕我省东部农业区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园区养殖和藏区发展生态畜牧业两个方面,着力扶持发展高原特色畜牧 业,流转草场103万亩,新建标准化畜棚16.17万座、173.94万平方米,引进各类生产奶牛14.84万头、羊86.47万只、猪18.27万头、 獭兔10多万只,梅花鹿、骆驼等其他牲畜4536只(头),建成各类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园区和生态畜牧养殖基地216个。

  农畜产品精深 加工度和综合利用水平得以提高。投入贴息资金1.4亿元,引导贴息贷款10亿多元,重点扶持了与加工产业基地和贫困农牧户密切挂钩、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化扶 贫龙头企业133家和贫困村专业合作社1000多个,突出发展以畜产品、民族用品、中藏药材、奶产品为代表的环保型加工业,吸纳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万多 人,年人均收入1万元左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产业化 工作重点 土地 产业基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