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让贫困农牧民手握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网友投稿  2013-06-27  互联网

  青海实施产业化扶贫工作纪实

  青海,世界屋脊,三江之源。

  这里既有着别处难以寻觅的壮丽景观,也因为生存环境恶劣、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仍,贫困现象十分普遍。

   青海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干旱山区、三江源高寒牧区、柴达木沙漠化地区和环青海湖农牧交错区“四大板块”,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而且贫困的地 域性、民族性特征十分明显。因此,做好青海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民族问题和生态问题。

  改 革开放30多年来,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扶贫工作也硕果累累,但由于自然因素制约,青海仍然是全国最典型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突出特征是贫困 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收入差距大、脱贫难度大。六盘山青海片区和藏区两大特困地区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8%,扶贫开发范围全覆盖。按照中央确 定的2300元扶贫标准测算,到2012年底,全省尚有贫困人口147.3万人,占全省农牧民总人口的38%,贫困发生率远远高于全国10%的平均水平。

  加快青海贫困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任重而道远,让青海各族人民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共圆中国梦,路在何方?

  新思路,吹响扶贫开发集结号

  带着这样一个沉甸甸的疑问,青海省分别于2008年、2009年、2011年对全省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实施效果和贫困人口现状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和摸底。

   2008年初,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对本省36个县138个乡镇414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重点工程实施的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调研。在调研中发现存在着五个 方面的深层次矛盾,即:千家万户的分散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农牧业经营成本高与经济效益低的矛盾;分散的小规模经营与集约化规模经营的矛盾; 优势产业闪光点多与品牌亮点少的矛盾;产业基地与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相脱节的矛盾。

  与此同时,为了瞄准产业扶贫对象,2008年底至 2009年初,青海共抽调1.26万人次,利用75天时间,深入4163个行政村50余万农牧户,逐户进行了贫困人口调查摸底和建档立卡工作,确定了全省 138万扶贫开发对象。2011年,国家实行2300元扶贫标准,青海再次开展了低收入贫困人口调查摸底和测算工作,全省共有低收入贫困人口190万。

  从来自贫困地区一线的调查成果出发,青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本省贫困地区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扶贫开发“六个转变,六个结合”的新思路。

   “六个转变”是:在扶贫开发对象上由过去的国家和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向全省低收入人口全部实行扶贫开发政策转变;在扶贫开发目标上由以解决温饱为主 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转变;在扶贫开发力量上由单纯依靠扶贫开发部门向各部门和全社会齐抓共管转变;在扶贫开发投入上由扶贫开发专项资金向整合各类资金集 中扶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转变;在扶贫开发方法途径上由单村独户、分散单一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向统筹规划、连片开发、集中规模、综合治理、区域推进 转变;在扶贫开发制度上由开发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与低保式扶贫并举转变。

  “六个结合”是:扶贫开发工作与各地制定和实施的中长期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与各地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紧密结合;与各地优势资源开发紧密结合;与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紧密结合;与贫困地区新农村和小 城镇建设及农牧民定居工程紧密结合;与土地草场流转、发展集约化经济和发展生态畜牧业紧密结合。

  “六个转变、六个结合”为青海实施产 业化扶贫战略奠定了基础。按照这个思路,再紧密结合国家、省委省政府有关改革、发展和扶贫工作的政策、精神,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部署, 青海省协调37个部门,编制完成了《六盘山片区青海省东部干旱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和《青海省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

  在扶贫开发新思路和有关扶贫开发规划的引领下,青海再次吹响了扶贫开发攻坚战的集结号,踏上了具有青海特色的产业化扶贫新征程。

   从此,青海进一步加大力度,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贫困村和贫困户为重点,以转变扶贫开发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村为目标,着力实施产业化扶贫战 略。实施连片开发、产业带动的村,占实施扶贫整村推进项目总村数的比例从2008年的35%达到2012年的96.7%。截至2012年,用于全省的产业 扶贫资金总规模达到37亿多元。初步形成了高原特色农业、特色生态畜牧业、特色文化旅游业和特色环保型农畜产品加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户有致富项目、村有 特色产业的目标,走出了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种养加一条龙、农(牧)工贸一体化产业扶贫之路。

  新机制,确保产业扶贫效益到户

  产业化扶贫,钱从哪里来,钱又该怎么花?怎样才能把这样一件惠及万民、利泽群生的事业做好呢?

  青海的做法是,以实施产业化扶贫战略为平台和契机,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整合各类资金,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投入力度,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套、各方参与、市场运作、综合开发、全面发展、整体推进”的大扶贫格局,促进产业化扶贫事业的发展。

   2010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的意见》,把各类资金和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加大投入,合力攻坚。按照“渠道不 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配套建设,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把专项扶贫的特惠制与行业扶贫的普惠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以专项扶贫扶持发展特色产 业,以行业扶贫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公益事业,社会扶贫有益补充完善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截 至2012年,用于我省产业扶贫资金总规模达到37亿多元。其中:专项扶贫资金12.54亿元(占财政扶贫资金总量的74.4%);行业部门资金8.52 亿元;引导银行贴息贷款10亿多元;企业或专业合作社投资2.47亿元;各类帮扶资金2.9亿元;群众自筹1.66亿元。专项扶贫投入与整合各类资金投入 的比例达到1:2以上,村均投入规模200多万元,达到了综合开发、全面发展、整体推进的要求。



  在产业化扶贫中,建立起扶贫效益真正到户的机制,管好用好扶贫资金至关重要。

  在实践中,我省做到了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0%以上用于产业扶贫,产业扶贫资金当中70%以上可以扶持到户。

   今年青海扶贫开发部门进一步转变扶贫开发方式,探索国家投资、信贷融资、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多元投入机制。启动了贫困村村级扶贫产业发展滚动使用试点项 目,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亿元,引导银行贷款1亿元,在全省100个贫困村开展试点,建立扶贫产业发展资金,每村200万元,按照贫困村互助资金的管理运行 模式,实行村民民主管理、共同参与、民主决策、共同监督、有借有还、滚动发展的方式,支持贫困群众发展短平快的扶贫产业项目。

  青海省在实施产业化扶贫战略中,转变过去单一、分散、短期的开发方式,积极探索创建了11种适应市场经济的扶贫开发模式,即:股份合作型、集体经营型、企业带动型、联户经营型、土地流转型、培训转移型、飞地发展型、委托管理型、承包经营型、租赁经营型等。

  利用这11种模式,从三江源头到河湟谷地,从柴达木盆地到环湖草原,在扶贫发展部门的扶持引导下,农牧民群众养殖牛羊,种草、种树、种洋芋、种枸杞,出租商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产业化扶贫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喜人景象。

  虽然产业化扶贫的模式因地制宜,产业各不相同,但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东西,那就是探索产业扶贫效益到户的机制。总的做法就是,先识别出贫困户,然后把项目资金折股到贫困户,再把到户资金捆绑起来入股、搞合作社,最后把经营收益分红到户。

   2012年,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在青海调研扶贫开发工作时,对青海的这种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尝试,青海的产业扶贫效益 到户机制越来越完善。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管好用好扶贫资金的新探索、新突破,其优点在于既确保了扶贫政策的效益到户,又确保了扶贫项目效益的持续性,非常 积极有效。”

  新观念,把特色资源转变成财富

  青海历史悠久,千百年来,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在这篇热土上生息繁衍,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为文化产业扶贫创造了条件;青海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高原气候、光热条件也成为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的独特优势。

  在实践中,青海省扶贫发展部门紧紧围绕全省“四区两带一线”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从各地的资源禀赋、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出发,尊重群众脱贫致富的自发性尝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选择扶贫产业,促进了扶贫产业的发展。

   贵南县的藏族妇女有制作藏绣的传统,在贵南县扶贫开发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下,这个县沙沟乡关塘村引进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贵南县东格尔藏绣科技有限公司,结合 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投入财政扶贫资金76万元,在本村建设面积400平方米的藏绣加工基地,利用公司的技术力量和市场资源扶持发展藏绣产业。藏绣产品远销 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和香港等地区。目前,基地从事藏绣制作人员有50多人,熟练工月收入1200元—1800元,年户均纯收入达6000多元。

   黄南藏族自治州是著名的热贡文化保护区,当地很多农牧民有绘制唐卡、制作堆绣、玛尼石的传统技艺。近年来,黄南州同仁县依托热贡画院,采取联合经营模 式,扶持2个乡镇4个贫困村的223户贫困户、1047个贫困劳动力实施热贡艺术旅游纪念品项目,项目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目前,全州1.6万人从 事热贡艺术产品制作,有4714家文化产业经营户,收入达到3.1亿元。

  不仅仅是贵南县和黄南州,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的氆氇绣,玉 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的玛尼石雕刻,西宁市湟源县的皮绣、湟中县的传统藏毯编织,海东地区平安县的藏族歌舞、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土族民俗文化……在扶贫开发部 门看来,青海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不仅传承着民族的精神血脉,也是捧在后辈子孙手中的金饭碗。在扶贫开发部门组织下,一个个贫困农牧民用握惯了铁锨把和牧羊 鞭的手拿起画笔、刻刀、绣针,穿上演出服去从事文化产业,从而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在互助县鑫源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基地,合作 社理事长陈立宏告诉记者,由于互助地区气候冷凉干燥,即便在夏季,也可进行种兔繁育,这在内地是无法做到的。青海的紫外线强,有天然的杀菌消毒作用,对保 持獭兔肉的绿色无污染十分有利,在互助地区养殖的獭兔兔毛绒度高、毛色光亮,一级皮率可达90%以上,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互助县扶贫 开发局局长杨占川说,正是看到了互助县养殖獭兔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互助县自2009年开始,以互助鑫源獭兔养殖专业合作为龙头,采取“合作社+基地+ 农户”方式,整合整村推进项目财政扶贫资金发展獭兔养殖产业。至今年,全县已建立基地村16个,实现销售收入1940万元,纯收入740万元,为联建村贫 困农户兑付投资红利50余万元,并帮助16个贫困村4521户农户销售30多万只,户均实现增收5000元。目前,互助县已成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獭 兔养殖县。

  化隆回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为改变自身的贫困命运,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一些化隆农民走出大山,走进沿海大城 市,开起了拉面馆。三十年来,这种群众为摆脱贫困所做的自发性尝试让小小的拉面做成了产业,圆了一个个贫困农民的脱贫致富梦。受益群众形象地说:开拉面馆 换了脑子,练了胆子,闯了路子,挣了票子,盖了房子,育了孩子。

  然而,随着物价的提高、快餐行业竞争的加剧,拉面老板们也面临着资金 匮乏等新的困境。扶贫发展部门大力支持化隆、循化两县发展“特色拉面经济”,扶持6545户贫困户在全国各地区乃至国外经营拉面馆261家,每家年均收入 10至40万元,给遭遇“成长烦恼”的拉面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成果,新征程

  多年来,青海扶贫部门立足各地优势资源,紧紧围绕全省“四区两带一线”区域经济发展布局,重点扶持贫困群众发展以“十大特色产业”为代表的特色农牧业,以农畜产品、民族用品加工等为代表的加工业和以民族文化、特色旅游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建立特色产业扶贫基地634个。

   以发展高原现代农牧业为重点,农牧业产业基础得以夯实。紧紧围绕现代农业示范区、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按照区域化 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品牌化经营的思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旱地全膜马铃薯、杂交油菜、中藏药材、枸杞、沙棘、优质薄皮核桃、饲草料等特色作物 种植比重达到80%以上。

  围绕我省东部农业区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园区养殖和藏区发展生态畜牧业两个方面,着力扶持发展高原特色畜牧 业,流转草场103万亩,新建标准化畜棚16.17万座、173.94万平方米,引进各类生产奶牛14.84万头、羊86.47万只、猪18.27万头、 獭兔10多万只,梅花鹿、骆驼等其他牲畜4536只(头),建成各类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园区和生态畜牧养殖基地216个。

  农畜产品精深 加工度和综合利用水平得以提高。投入贴息资金1.4亿元,引导贴息贷款10亿多元,重点扶持了与加工产业基地和贫困农牧户密切挂钩、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化扶 贫龙头企业133家和贫困村专业合作社1000多个,突出发展以畜产品、民族用品、中藏药材、奶产品为代表的环保型加工业,吸纳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万多 人,年人均收入1万元左右。

  以转变生产发展方式为突破口,第三产业得以振兴。建立以发展民族特色旅游集中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民 族风情园百余处,有效地推动了我省贫困地区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建立各类综合农畜产品交易市场、特色民族商品销售等商贸市场36处。青南牧区以项目村 为单位集中连片购置商业铺面5978间,实现了生态保护、商业发展、群众致富三大目标。

  通过实施产业化扶贫战略,不仅提高了全省扶贫开发水平,加快了脱贫致富的进程,还产生了一系列综合效益。

  优化了生产要素。通过实施产业化扶贫战略,整合了项目、资金、土地、草场、人才、技术、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优化了资源配置,推进了贫困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

  调整了产业结构。通过实施产业化扶贫战略,打造了区域化、特色化、专业化、集约化、高效化的产业基地,贫困地区实现了由单一的农牧业向二、三产业多元化发展。

  转变了发展方式。通过实施产业化扶贫战略,实现了三个转变:扶贫开发资金由“撒胡椒面”向配套集中使用、培育壮大特色产业转变;生产经营由零星分散、各自为战向集中连片、规模开发转变;发展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

  完善了基础设施。通过实施产业化扶贫战略,整合行业部门配套项目资金,加大了项目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了项目村水、电、路三通和学校、卫生室、广播电视三有目标。

  加快了脱贫进程。25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两位数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02.5万。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青海这样一个经济基础薄弱的省份,产业化扶贫工作固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这还只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今,青海的扶贫开发工作者仍义无反顾地走在这条征程上,因为他们感受到,背后分明有140多万还被贫困所困扰的父老乡亲们热切期盼的目光。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3-06-27/26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