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湖南西洞庭管理区:“洋菜”地里淘金


 

  雨过天晴,蓝天碧云。

  5月30日,西洞庭管理区郁郁葱葱的田野处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下午4时许,望州办事处棠叶湖村村民庄大富,正在自家后院忙碌着。见记者到来,他放下手中的活,带记者来到田间,参观他的“洋菜”――朝鲜蓟。

  走进庄大富的地里,见高1米左右、深绿色的朝鲜蓟,一株株排列成行,青色的花蕾形如莲花层层包裹,隐藏在茂盛的绿叶中。另一边,田间堆放着不少废弃的植株茎叶。他说,由于过了采收期,部分朝鲜蓟已经移除。

  “那剩下的这些怎么办?”记者很是疑惑。

  “可以吃啊,把外面的老壳剥掉,吃浅黄色的果肉。”见记者一脸新奇,他大方地摘下几个,让我品尝。他说,以前西洞庭人吃不惯,都是卖给汇美罐头食品公司,加工成罐头,销往国外。后来,说是有护肝利胆的作用,现在也开始生吃、做菜吃,筛选出来不合要求的鲜果,村民也会拿回去晒干泡茶喝。

  放在嘴里嚼一口,没什么味道,可仔细回味,却又有一股甘甜。

  这位有名的种植能手与土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1988年,和其他农民一样,他开始种植油菜,尽管当时油菜产量低,但他家油菜却能保持亩产400斤,产值400多元。

  庄大富懂技术,肯搞事,会搞事,油菜产量高也是情理之中。一年下来,收益不高,却是别人的好几倍。

  2006年,西洞庭管理区从西班牙引进朝鲜蓟试种,并大面积向全区推广。

  精明的庄大富,并没有选择“马上尝鲜”,而是静静观望。由于对朝鲜蓟习性不了解,技术不到位,起初,区里试种的300亩朝鲜蓟,出现了育苗不齐、效益低等问题。见此情景,他更是不敢轻举妄动,以至于区里免费出苗,也不为所动。

  就这样,庄大富与朝鲜蓟错过了3年的缘分。

  2009年,村主任丁国华带着几包种苗,再次找到庄大富。这一次,他选择接受“洋菜”,试种了3亩朝鲜蓟。在区农经局副局长许光才和技术员的指导下,他的3亩朝鲜蓟产值达到了5800元,比起棉花,一亩产值高出4000余元。

  这次种植后,细心的庄大富就发现,这种“洋菜”少不了水。于是,他买来水管,将其铺设在地下,连接至自家水管,如此一来,别人缺水时,他只需要打开水龙头就行。

  种植朝鲜蓟,9月播种,10月移栽,来年4、5月采收,时间短,效益高。如此轻松,他很是欢喜。2010年,他买来8包种子,将6亩多地全部种上朝鲜蓟,由于技术不到位,部分育苗出现不齐,但产值仍达到14600多元。

  尝到甜头的庄大富,越种越有信心。去年,他买来5包种子,将种植规模扩大到7.8亩。

  “今年亩产值达到3160元,除开成本,一亩纯收入可达2500元,简直创新高了。”提起“洋菜”带来的效益,庄大富一脸满足。他说,今年共采摘4600多公斤,每公斤收购价为3.4元,合15800元,比去年收成更好。

  “除开成本低,朝鲜蓟较于其他作物,还有一个特点――不霸道,也不占工,我和老伴每天早上4、5点起床,3个小时就能采摘完,白天还可以做别的事。”庄大富道出了乐意种朝鲜蓟的理由。

  庄大富勤劳、肯学,相信科学,一切听从指导员指挥,掌握好种植技术,对他而言,是顺理成章。名气大增后,这两年,村里找他来“取经”的人不计其数,在他的带动下,那些“胆小”的农民也开始大胆种植起来,如今,村里朝鲜蓟种植面积已达400多亩。

  在已经移除的朝鲜蓟地里,一排排棉花苗泛着一抹淡淡的绿色 ,传递着丰收的希望。庄大富告诉记者,一亩棉花产值可达1800元,一年下来,毛收入可达2万多元,将朝鲜蓟和棉花进行套种,可收获双倍收入。

  望着自家田地,庄大富笑容灿烂,看得出,他很满足,很幸福。相信,未来在他的“洋菜”地里,能淘出更多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朝鲜蓟 油菜 育苗 种子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