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致富经:一夜损失8000万 一招翻身


 

致富经:一夜损失8000万 一招翻身(图1)

  天气预报:大部分地方都将会有阵雨出现。北部湾海面,本岛四周海面,有南到西南风5到6级,阵风7级。

  7级的风浪,人在船上站都站不稳。在海上刚走了两分钟,记者就趴在船上吐了个底朝天。他叫黄达灵,这样的天气,他却非要出海去看看。

  这是距离陆地十多公里的地方,黄达灵要看的,就是这些漂在海上的网箱。他告诉记者,这样一口面积不到0.2亩的网箱,可就相当于陆地上15亩鱼塘的产值。

  黄达灵:市场好的话,可以卖到五十多万。

  记者:就这么一网?

  黄达灵:一网,一口,就是一口网箱。

  人们说,这里的网箱比陆地上同样面积的池塘能多赚80倍。十年前,一网箱卖50万简直是天方夜谭,可如今这早已不是新闻,而且能卖到如此高价的,还是一种原来谁都看不上眼的不三不四的鱼。这一切,就因为黄达灵。

  渔民陈高:真真正正的第一个创始人,你不服不行,人家搞得好,你搞不好,然后你现在跟着人家去搞,你不服?不行。

  水产经销商张国权:福建话不是有句什么话,就是敢拼才会赢,他敢拼。

  临高县海洋与渔业局局长符克:敢吃螃蟹的人。可以说感谢他,我们临高的渔民在渔业发展方面是敢吃螃蟹。

  黄达灵是当地渔民的偶像,而对很多外地经销商来说,找到他也意味着找到了财路。

  为了把八万斤活鱼送上这艘大船,工人已经忙了整整两个小时。不远处,四万斤冰鲜也正在紧急装船。

  员工:一天就12万斤。

  记者: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多少?

  员工:最多的时候12万斤,干工干不了,来不及。

致富经:一夜损失8000万 一招翻身(图2)

  这种鱼叫金鲳鱼,就是那种曾经被称为“不三不四”的鱼,如今,一天卖出12万斤,还是供不应求。

  黄达灵:明天涨了2元,15元一斤。

  记者:明天就15元一斤了吗?

  黄达灵:订了,订了。

  记者:已经订了?

  黄达灵:订了。

  金鲳鱼经销商余德艺:没鱼,他要抬,我们的市场没办法了,必须要买一点。

  不管价格怎么涨,经销商就认黄达灵。忙活一上午,120多万元就装进了口袋。现在,提起黄达灵,那是人人佩服。临高县也因为他,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可当初黄达灵进军这个行业时,一度被认为是想出风头。谁想到,他这风头一出,居然直接让养殖效益提高了八十多倍。

  头咀村是黄达灵的老家。上世纪九十年代,这里家家户户自造船出海打鱼,黄达灵因此看到了一个来钱快的生意,创造了只用36元一个月赚17万元的神话。

  黄达灵:你看,造那么大的船都要用木料。哪个是做楼板的,哪个是造船的,哪一个是做骨架的,我都很清楚。

  用36元买车票,黄达灵跑到外地赊木材到村里来卖,独家生意做了一个月就挣了17万元。随后,他用这笔钱抢抓一个商机,一个星期把17万元变成了100万元。

  这是三亚市最大的水产码头。1993年时,这个码头供应着广州水产市场90%的货源。当时,黄达灵在这里租了一个档口,拿三万元钱买了市面上第一批大哥大,随时了解鱼市行情。

  一天,黄达灵得到一个消息,码头上新到了一批鱼,正是广州市场上没有的。黄达灵连夜收了一车鱼直奔广州,赶在开门前到了水产市场,一开车门,生意好得出乎想象。

  黄达灵:不到三个小时我就卖光了。

  三个小时黄达灵就挣了五万元,这让市场上其他经销商坐不住了,一时间,很多人争着奔向三亚码头,抢购渔民手里剩下的鱼。可黄达灵的做法却和别人不一样,一车鱼卖完他就休息,不收鱼了。

  黄达灵:这个市场一天能容纳五部车的量,你现在拉十二部车下去了,那价钱,你说,价格肯定下去了。今天你的鱼卖不出去,明天你要减一元,你卖不完,第二天要降两元。

致富经:一夜损失8000万 一招翻身(图3)

  黄达灵早就了解到,这种鱼,广州市场一天的容量最多5000斤,经销商蜂拥而上,必定导致供过于求。事实正如黄达灵所料,一天之后,广州市场上这种鱼的价格从10元一斤跌到6元一斤都没人要。经销商为手里卖不掉的鱼发愁,三亚码头上的渔民也愁得不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台风 饲料 海洋 网箱养殖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