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筐、两筐、三筐……熟练的养殖工人们花了近一小时,才将网箱内的鱼转移上渔船。
“哇,这些鱼儿个大肉厚,每条至少有1.5斤,看来今年丰收了!”看着满舱白花花的鱼儿,大家心里乐开了花。
这是记者近日在临高思远新盈养殖基地网箱收获现场看到的一幕。
“眼下深水网箱养殖开始收获,意味着我县受灾的深水网箱养殖已全面恢复正常,而且规模还超过去年受灾前水平。”临高县海洋与渔业局局长符克介绍,目前该县深水网箱已发展到近3000口,成为全国最大深水网箱养殖基地。
深水网箱已成为当地渔民增收的“海上银行”。
政府扶持、企业带动
深水网箱“蛋糕”做大
“临高深水网箱业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扶持及大企业的带动。”符克说。
2004年,海南中油深水养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临高投资建设深水网箱养鱼,对该县深水网箱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深水网箱一次性投入较大,普通养殖户难以接受。为加快推进我省深水网箱养殖业的发展,省政府近年来安排700多万元财政资金支持养殖户建造网箱。2008年,我省将临高后水湾深水网箱养殖列为我省热带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示范项目,连续两年安排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共3128万元,扶持该县建造了664口深水网箱及10艘辅助作业船,解决了个体渔民资金不足的问题。
“这几千万元专项资金对我县深水网箱发展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符克介绍,借助政府的扶持,一些养殖企业也多方筹资发展深水网箱。
临高海丰养殖公司是该县最早涉足深水网箱养殖的企业,2003年起尝试发展深水网箱养殖,起初只有3组12口,2007年扩大到100口,目前扩大到284口;临高海鲟深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06年与中油合作尝试发展深水网箱,积累了一些经验,2008年“另起炉灶”,并获得数百万元的现代渔业资金支持,网箱规模越做越大,从100口网箱发展到现在的220口;临高思远公司则后来居上,2008年起开始发展深水网箱养殖,起初只有500多口,近几年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已在后水湾、金牌港建起大型养殖基地,规模达2000多口。
一批大企业的介入,带动了其他养殖户,目前全县参与深水网箱养殖的户数达200多户。2010年,临高深水网箱产值3.16亿元,利润7000多万元。
渔民组建合作社
合力抱团谋发展
深水网箱一次性投资大,一组网箱(4口)约需投入100万元,一般的个体养殖户难以接受。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合作社成立后,网箱投资主要靠国家财政部的现代农业补贴项目资助(以物代资),不足部分由渔民集资解决。合作社采取统一品种、统一饲料、共同运料、分户经营、统一销售的办法养殖,使成本大大降低。
2008年成立的临高海丰深海网箱养殖合作社是该县最早成立的深水网箱养殖合作社,共有52名社员,股金100万元。合作社成立后,社员共同参与养殖管理,每名社员每月可领1800-2000元的工资,年底还可分红。
王发海是海丰合作社一名社员,原来从事捕捞业,5年前转产搞网箱养殖,在政府的扶持、合作社的支持下,他的深水网箱已从最初的2口发展到现在的12口,收入逐年增加,他尝到了发展深水网箱养殖的甜头,最近在新盈镇上盖起了一栋两层小洋楼。
王发海感慨地说,成立合作社的一个好处就是抱团发展,共担风险。同时,可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深水网箱养殖周期一般是6个月,平均每口产量9-10吨,目前鱼价约13元/斤,这样算来,一口网箱产值可达20多万元,投入产出比约为1:1.3,即投入10万元,至少可赚3万元。”王发海给记者算了笔账。
临高海佳华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辛琼贤原来从事虾苗孵化。2009年9月,他与7名养殖户联合成立了合作社,大家联手在后水湾发展深水网箱养殖,目前合作社共有12口网箱,投放了龙胆石斑鱼、老虎斑、军曹鱼等鱼苗近7万尾,今年底部分将收获。
近几年来,临高县渔业部门积极发动和引导渔民合股组建了8家养殖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200多人。在合作社的带动下,临高网箱养殖已发展到近3000口,已有2000多名转产渔民走上了致富路。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2-10-11/6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