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同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覆盖农户21423户共计3.6万人,带动农民年均增收1.2亿元
大庆网讯(实习记者 谢鹏)“参加合作社真不错,技术有指导,销售有订单,我只要一门心思种好番茄就行了。”大同区祝三乡农民于福胜自打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来,收入年年看涨,他也始终念着合作社的好。
2010年,于福胜加入大庆市庆君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了50栋“以色列”番茄,纯收入达40万元。去年,他又在合作社的蔬菜种植基地种了50栋高产耐储运的美国“欧盾”番茄,收入约50万元。
目前,在大同区,像于福胜一样通过加入合作社富起来的农民越来越多。
庆君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会长陈密军告诉记者:“成立合作社就是为了解决销售瓶颈。我们建立了蔬菜种植基地,并与客商签订销售合同,农户掐着订单搞种植,不用为销路发愁,种植品种、技术、包装、市场销售等环节都由合作社负责。”
几年下来,参加庆君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会员由最初的4家发展到现在的32家,这个合作社今冬仅棚室番茄种植就达到120栋,仅此一项便促农增收100多万元。
近年来,大同区针对农民种植、养殖和农产品生产缺乏技术、信息及无市场、销售难等一系列问题,选准突破口,按照“建一个合作社、兴一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批农民”的思路,结合各村、各产业实际,引导龙头企业带动、乡村组织领办、农村经纪人创办、种养大户联办等模式培育各类专业合作社,分层次成立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单个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变盲目生产为有计划的按订单或合同生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主体地位,彻底改变了过去“小农户”拼“大市场”的状况,走出了一条以合作社为龙头,带动广大农民集群发展高效种养增收之路。
2011年,大同井园提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江牵头组建了大庆市棚室产业协会,采取“协会+合作社+企业+农户”的管理模式,实行统一提供 育苗、统一采购物资、统一焊接棚架、统一销售产品、统一技术服务,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大庆棚室产业协会现有合作社会员7家、 企业会员23家、个人会员1615户。
据了解,该协会入会合作社组建了12个棚室建设专业公司、5个技术服务队。合作社整合团体消费优势,针对钢材、农膜等建设物资,直接与厂家合 作,取消中间环节,2011年建设棚室1.5万栋,为农户节约建设成本3300万元。此外,该协会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7场次,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 13652次,带动农民增收5000多万元。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架起了农户与市场之间的“金桥”,一个个专业合作社连着市场和龙头企业,将生产的农副产品集中销售出去,不仅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还解决了家庭分散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无缝对接,成为助农增收的好帮手。
“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把农户个人办不到或是难以办到的事承担起来,以前农户是靠单打独斗,现在是集体抗风险,专业合作社让农民‘抱团’闯市场, 使农户在低风险的状态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参与市场的竞争,以万人划桨开大船的力量去搏击商海。”大同区供销联社主任尹绍海形象地道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 农村发展中的作用。
目前,大同区围绕畜禽养殖、中药材、无公害蔬菜、棚室果蔬等特色产业,组建种养殖、加工、收购、销售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376个,覆盖农户21423户共计3.6万人,带动农民每年增收1.2亿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3-03-07/7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