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记者来到德昌县小高乡安宁村时,唐联科正忙着收购草莓。唐联科是德昌县王所乡人,在草莓外销环节中属于“中间人”,其上头有“大老板”,与其签订购销合同,他每天进村收购草莓。
记者看到,车内装满草莓的箩筐已放了两层,红彤彤的草莓甚是喜人。唐联科说,今年的草莓从11月上旬就开始收购了,这一车有1300斤左右,上面的“大老板”每天可收购5-7吨。
满心欢喜的还有该村二组村民陈荣玉,当天一大早,她就采摘了近百斤草莓,用自家的摩托车拉至村里的收购点,卖给了唐联科。“这几年,种草莓有政府指导,销售渠道畅通,价格也上去了。”陈荣玉脸上露出了笑容。
但收获的背后,陈荣玉仍然忘不了曾经的艰难岁月。她家种了20多年草莓,早些年,由于品种、品牌等原因,她家草莓销售困难。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草莓价格实在太低,加之销售遇阻,她家曾有大片草莓烂在地头。第二年,市场行情继续走低,陈荣玉一狠心,摘了100多斤草莓,搭乘火车到攀枝花贩卖,赚得四五十元的路费。
“那几年,外地人根本不认识德昌草莓。”陈荣玉告诉记者,此后她还在米易县、会理县等地卖过草莓。陈荣玉的经历也是德昌草莓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德昌草莓发展初期,种植规模小,农民种植技术落后,品种老化,品质不好,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销售主要靠自销,农民种植草莓的收入很低,种植户积极性严重受挫。
陈荣玉回忆说,1998年村里一名草莓种植户挑上草莓到北京销售,许多人尝到了德昌草莓的味道。一传十,十传百,德昌草莓逐渐打出了名气。
近年来,德昌通过西博会、农博会等大力推介德昌草莓,提高其知名度,农业部门通过新品种引进,并派出技术人员下田指导,村民种植草莓的科技含量逐渐提高,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反弹琵琶】
三方合作让草莓摆脱“卖难”
12月5日,德昌县德兴草莓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黄永国接到一个电话,在德昌收购草莓的山东客商告诉他,最近收购到的草莓还不够装车,希望黄永国再想想办法。“最近草莓属于早熟期,要到元旦后才大量上市。”黄永国耐心解释。山东客商与合作社签订了初步协议,在合作社的收购将持续至明年春节。
在德昌草莓的销售中,合作社扮演着重要作用。黄永国告诉记者,目前德昌共有两家草莓专业合作社,在草莓种植期间,合作社为社员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在销售期间,合作社为社员找客商、寻销路。“加入合作社,不愁草莓没销路。”黄永国说,德昌草莓在发展之初出现“卖难”,有的农户不得不将草莓倒在安宁河或烂在地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合作社这样一个重要的推手。
种植了20多年的草莓,陈荣玉似乎成了草莓行家,她认为,草莓品种的选择也很关键。多年来,自己已种过“芳香草莓”等多种草莓,以“芳香草莓”为例,这种品种虽然味道香甜,但果质软,不易长途运输。目前陈荣玉种植的品种叫“甜查理”,不仅口感好、色泽优,而且果质硬,能经受长途运输。
解决草莓“卖难”,政府也通过多种措施对草莓种植户进行扶持。德昌县农科局果经站副站长王俊川介绍,近年来,德昌加强草莓种植区农田基本建设,通过田形调整,配套沟路,提高了耕地质量。此外,2008年3月,德昌县蔬菜藏业公司成立,公司的冷藏气调库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德国比泽尔气调风冷压缩机设备,可速冻蔬菜6000余吨,保鲜蔬菜10万余吨,是攀西地区目前最大的气调冷藏中心。公司可将草莓的尾果全部收购并冷藏,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记者手记】
从烂在地里,倒入安宁河,到远销北京、乌鲁木齐,记者认为,德昌草莓一直在前进,其中的原因,莫过于政府的推介、合作社的引领和农民的勤劳。
德昌地处安宁河中下游,自然条件优异,十分适宜种植草莓等水果,政府也明白,草莓内销,农民挣不了钱,只有扩大影响力,对外推介,才能提高草莓的价格,农民才有赚头。这几年,德昌通过西博会、农博会等平台,不断向外推介农特产品,政府还大力实施了品牌建设,目前,德昌共有两个品牌的草莓。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3-01-04/17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