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浦深土镇南境村有过千亩高位池,对这里高位池养殖户来说,养虾亩产量在8000-10000斤才算正常。陈跃平是当地的养殖大户,占据了其中的25亩。这25亩水面就被分成了21口池。当地为什么能有那么高的产量?陈跃平总结说,水源好是无可替代的环境优势,设备精、舍得投入是前提条件,有冒险精神、敢去大量放苗尝试是一种心理上的优势,至于管理,没有什么特别的,只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平时注意好细节就行了。
一口池一亩
南境村有做鲍鱼苗的历史,以前海边做鲍鱼苗的很多,后因鲍鱼苗的经济效益不稳定。2006年,当地养殖户开始尝试挖高位池养虾,陈跃平也算是这批喝“头啖汤”的人之一。养殖效益一出来,很快带动起当地开发高位池养虾的热潮。
“因为村里可供开发高位池的土地有限,刚开始做的高位池我们的设计面积已经很小了,一口池大概2亩多。”陈跃平向《农财宝典》记者介绍,但后来发现,那些面积越小的池子养殖成功率和效益越高,于是后来新挖的塘就越来越小,而我们早期做的2亩多一口池还是嫌大,又一分为二,改成一亩多一口池,有的甚至不到一亩。
“面积改小后,最大的优势是水质更容易调控。”陈跃平介绍说,如水质发生变化,要换水的话很快就能换好,要用调水剂的话水体小当然更容易见效。
小池塘,为适应高密度的养殖,其他设备也要配备充足。陈跃平将2.5米深的池塘护坡及底部全部用地膜覆盖,“增氧设施更是要充足,通常会采用上、中、下三层充氧设备保证充足的溶氧”。此外,记者在塘边看到,一亩一口的虾塘,水面均配备四台水车式增氧机,中层有两台潜水式增氧机,池底还有充气管。
有这样的装备,陈跃平才敢大胆放苗。陈跃平介绍,冬天养温棚虾时,一亩放50-60万尾,开棚后的这造虾,通常放苗40万尾/亩,都放一代苗,高投苗量才能有高产量,只要养殖顺利的话,亩产就能达到8000-10000斤。温棚虾时要养4-5个月,到农历4-5月份,规格在40支/斤左右时卖虾,“今年4月份时卖的价格是20多,5月份跌了些,卖十七八一斤”;开棚后的这造虾,养的时间要长些,要6-7个月,主要是等到春节期间卖个好价钱,规格也要养到20支/斤以内,价格才会高,“去年那批虾到今年春节期间卖,价格都在40元以上”。
每天换水四次
光有好的硬件设施,并不能保证这么高密度养虾的成功。陈跃平认为,好的水源也许是一个天然优势,可以保证养虾过程中的大量换水。
但是,陈跃平并不仅仅只是简单地换水,他还在取水上采取点技术措施,使引进的水更有保障。他将进水口选在退潮时水位的最低点位置,打两米深再取水。“这样可起到沙滤的效果,使进塘的水在引进之前就已经被过滤一次。”
养殖到中后期时,除定期消毒外,陈跃平最注重的就是大量换水。“每天喂四次料就要换四次水。”他介绍,每次换25-30cm水,投料前先排水,把池底的粪便、残饵等先排出去,喂完料后再进水,“大量换水可保持水质的活度。”由于池小,排水和进水都可以在半小时以内完成。频繁换水的原因也很简单,养殖密度太高,每天会产生大量粪便,另外,饲料投喂量很大,也会产生残饵聚集在塘底,不换水的话,水质很快会变得不适宜虾生存。
高密度养虾,溶氧是否足够是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前期虾小时可不用全天不停充氧,但到一个多月时开始,直到收虾,除了喂料的一两个小时暂停充氧外,其余时间所有的增氧设备都要工作。“有时喂料时的一两个小时停机都会出现缺氧的情况,还要开部分增氧机。”养殖密度之大可见一斑。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2-12-28/21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