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曹顾兴:宝应湖畔“养蟹第一人”


  风光旖旎的宝应湖,万顷湖面,碧波荡漾,盛产螃蟹、甲鱼、青虾,尤以大闸蟹久负盛名。如今,在宝应湖畔,一位有着20多年养蟹经验的44岁农民曹顾兴,养殖的生态螃蟹规格大、质量好,通过外贸,大都出口韩国、日本,被当地渔民亲切的誉为――“养蟹第一人”。

  “根正才能苗红,是科学养蟹的前提条件”

  2010年初,曹顾兴在金湖县涂沟镇东湖村,准备承包水面养蟹。朋友都善意提醒他要“慎重”,因为当地渔民养殖螃蟹十有八九都“栽”了,但是,曹顾兴在悄悄地走访了十几位养蟹户后,信心十足地和村里签约,承包了600亩湖面。

  曹顾兴说:“养好螃蟹关键是育好种苗。多年来,他的蟹苗全是自己培育的,培育的都是长江水系中华绒鳌蟹。这种蟹味道鲜美,是一种经济蟹类。螃蟹养殖的成活率能达到七八成以上。”

  为什么自己培育蟹苗?曹顾兴说,外购蟹苗因“水土不服”,往往死亡率较高,回捕率低,养殖效益差。为培育出优质蟹苗,当初,他每年2至5月都要到如东、启东等地的蟹籽培育地,日夜观察蟹籽的孕育过程。通过三年的学习,他尝试购回了一批优质蟹籽,在水产养殖专家的指导下,终于在自家的池塘里培育出了第一批蟹苗。经过多年的摸索,对每个塘口都能做到合理控制投放蟹苗的数量,为科学养蟹创造了前提条件。目前,他培育的一龄蟹苗在投放大塘时都能达到10克以上,比同品种的一龄蟹苗要大到5――8克,为养大蟹奠定了基础。

  谈及选择养蟹地点,曹顾兴告诉笔者,宝应湖水好、景美,非常适合螃蟹的养殖。凭着多年的经验,曹顾兴对湖面的地形特点、生态资源等情况进行过综合分析。去年每亩投放400只蟹苗,今年每亩投放达到600只,按照湖区的投放数量适中、种苗规格大的特点,所有的养殖程序都是遵循特定的生态标准来操作。

  “栽植水草、投放螺蛳,营造仿生态的养殖环境”

  “要想螃蟹长得好,水草离不了”。站在碧波荡漾的湖边,谈起自己的行当,曹顾兴打开了话匣子。

  “养殖生态螃蟹,要抓住螃蟹喜洁怕脏、喜阳怕风、喜静怕惊的习性,尽可能为螃蟹营造一个能在水边沙滩晒太阳、水草廓里安静觅食的良好成长环境。”于是,曹顾兴在湖里全部人工种植伊乐藻、花子头、蒿草等水草,培植自然资源,对养殖池塘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对周边环境进行绿化,大大改善养殖条件,营造出一个仿生态的养殖环境。伊乐藻和螺蛳是养蟹必备的天然食物,为此,每年春,曹顾兴在当地大量收购螺蛳,每亩投放量在500公斤以上。伊乐藻为螃蟹脱壳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隐蔽环境,同时伊乐草的白须可作为螃蟹青绿饲料的主要来源。

  管理伊乐藻也是个大事,为确保伊乐藻不被其它水草欺长,要定期往水里撒放水草腐败药,抑制杂草生长;为防止伊乐藻旺长后浮出水面,还要根据长势,定期打长根素(或叫稳根素),每年还要花费大量人力,对伊乐藻进行施肥、修剪。

  光种植伊乐藻、投放螺蛳还不够,螃蟹的生长过程离不开高蛋白质的饵料。为此从蟹苗开始,曹顾兴每天都会依据前一天的情况,按一定比例喂养海鱼。当问及海鱼与淡水鱼有什么区别时,他告诉笔者,海鱼蛋白质达到36个,远远高于淡水鱼。

  “水质是养蟹根本条件,好水质是调出来的”

  曹顾兴说,良好的水质是养好螃蟹的必备条件。螃蟹苗投放后,要经过4次脱壳,每次脱壳后都会长大一些。如果生态环境不好,螃蟹就不容易脱壳,生态环境好,水体溶解氧含量高,脱壳就顺利。水质环境好,螃蟹的营养积累丰富,个体增幅就大。

  为进一步改善水质,即使养殖面积再大,曹顾兴也不会忽视清塘的作用,每年他在河蟹起捕结束后,都要用生石灰消毒和清理湖底。曹顾兴说,必须一次性彻底杀死所有塘底的生物及病源微生物。严抓了前期的消毒工作,就减轻了后期的日常水质管理、蟹病防治等方面的负担。因为前期工作到位,再加上有水草的作用,基本能保证水质清新,蟹绝少有病情。曹顾兴告诉笔者,控制水质,还要注意饵食的科学投放,食物吃不掉的话,第二天气温一高饵料就会腐败,大大影响水质。

  据了解,曹顾兴养螃蟹技术在国内已处于领先水平,螃蟹不仅能达到“壳青肚白、金爪黄毛”的国际标准,多年来,他养的螃蟹专门销往国外,而且均重在4两以上,只只蟹黄膏红,螃蟹每斤可卖到165元,比市场上同规格的螃蟹价格高15―25元。去年他养殖的最大的一只螃蟹达到7.5两。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伊乐藻 脱壳 种苗 蟹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