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新埂村的生态科技致富经


    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2月3日电(记者 秦华江)“我们村的硕士研究生林亚萍可是个小富婆,一年收入接近 20万。”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新埂村党委书记吴钰明自豪地对记者说,在江苏省农科院和新埂村共同开发下,占地20亩的“大学生创业园” 实现了水稻 和草莓轮种,水稻秸秆成了最好的肥料,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实现了生态保护和效益的双赢。

    记者日前来到西邻太湖的新埂村,走进“大学生创业园”的草莓大棚,满眼望去,白色小花和红色草莓透着勃勃生机。正在这里忙碌的林亚 萍告诉记者,自2008年她从扬州大学植物营养学专业毕业后,就来到新埂村创业,“由于种植有机食品不能使用化肥,为了保持草莓种植的土壤肥力,村里只能 把土地闲置四个多月,采用‘草莓-早熟水稻水旱轮种项目’技术后,不仅草莓年亩产可收获1万多元,水稻也可收获亩产1千多元。”

    新埂村地处引长江济太湖的“清水通道”望虞河沿岸,距太湖仅10公里。前些年,由于太湖周边村镇的农民过度使用化肥,大量氮磷流入太湖,对水体造成一定的污染。

    “在经济发展中如何兼顾生态保护,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吴钰明说,自2007年起,村里和农业科研机构合作,通过搭配生态植物以及建设生态沟渠塘,吸收氮磷,推广生态种植养殖。

    在新埂村,记者看到,虽然已是冬季,能够有效吸收氮磷的水生植物,如鸢尾、茭白等,布满了生态沟渠塘。为了更好地吸收氮磷,新埂村 还联合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在农田中的沟渠内,建拦水节制闸坝、透水坝等,进一步过滤从农田中流入生态沟渠塘中的氮磷,净化水质。

    “目前,新埂村生态设施每年可累积吸收850公斤氮和153公斤磷,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吴钰明说,不仅如此,水生植物即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又可以循环利用。如今,新埂村已成为“中国——欧盟农业生态补偿合作项目”在全国的示范点。

    新埂村还在专家的帮助下,大力推广生态种植和养殖。在蔬菜种植方面,在村内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中,记者看到每个大棚前都 安放了“太阳能杀虫灯”,大棚内有“诱杀虫黄板纸”,使用是生物农药和有机肥;在家禽家畜养殖方面,采用发酵养猪法,把鸡散养在挂花树下。“这些猪和鸡享 受了‘高待遇’,心情比较愉快,肉就必然好吃。”吴钰明笑着说。

    吴钰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一亩地每年产出计算,种植水稻和小麦,一年大约收入2400元。通过采取先进技术种植有机蔬菜,平均一 亩地每年产出近8000元,纯利润一年将近4000元一亩,对于那些经济价值高的品种如茄果类,亩年产值可达1.5万元。“村里大部分耕地都种上了技术含 量很高的有机蔬菜,生态科技就是我们村的致富经 。”吴钰明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草莓 水稻 大棚 化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