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技术保驾出良种 小马蹄“踏”出致富路


马蹄

新农致富配图——马蹄

    新华网广西频道12月28日电(邹婷玉 邓立国)皮色紫黑、肉质洁白、清甜爽脆……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的马蹄,经过不断改良品种,在广西逐渐“踏”出惠农增收的新路子。

    马蹄是荸荠的俗称,又被誉为“江南人参”,由于它富有蛋白质、维生素C等元素,还含有抗癌、降低血压的有效成分--荸荠英,广受海内外 大众喜爱。目前,正值马蹄收获的季节。记者近日在广西马蹄主产区之一贺州市采访了解到,今年,贺州市马蹄种植面积达10.23万亩,马蹄产业收入预计达8 亿元以上。“我们一方面引进推广优质品种,另一方面推广利用节本降耗的关键技术,提高农产品整体经营的附加值,让马蹄“踏”出致富新路子。”贺州市农业局 局长甘忠南笑着说。

    “今年,我承包的1000多亩田地都种上了‘桂蹄2号’,新品种与老品种相比每亩可以增长15%的产量,增收近2000元。”贺州市鹅塘镇塘面村的马蹄种植大户古越南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贺州市嘉宝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营马蹄罐头生产与销售的企业,生产的各类罐头产品全部销往美国、加拿大、欧州、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公司总经理助理蓝惠强告诉记者,公司新投产“桂蹄2号”,今年接了5万吨的马蹄订单,目前正忙收购工作。”

    2010年,广西马蹄种植面积约30万亩,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生产鲜食马蹄出口4.3万吨,创汇3744万美元;马蹄粉出口创汇500万美元以上。其中,广西生产的马蹄粉有80%销往韩国,成为韩国人每天餐桌上必用的食品。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科院院长李杨瑞教授介绍称,为帮助农民进一步增产增收,经过10年不间断的努力,农科院选育出全国首个通过省级品 种审定的马蹄淀粉专用新品种“桂粉蹄1号”,以及“桂蹄1号”、“桂蹄2号”等鲜吃专用的马蹄新品种。其中“桂蹄2号”的产量比常规品种高10%,目前占 广西50%以上的马蹄种植面积。“桂粉蹄1号”淀粉含量12%,比常规品种增产300公斤以上。

    马蹄是中国传统的重要出口创汇产品,主要分布于广西、江苏、安徽、浙江、广东等水泽地区,常年种植面积约60万亩,年产马蹄约60至80万吨,产品远销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香港和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在国际上中国马蹄商品贸易量达到99%。

附:

桂林马蹄明清贡品

马蹄是荸荠的俗称,生长在水田中。马蹄既可当作水果,也可入菜,冬季成熟。

应该说马蹄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很多地方都有出产,只不过桂林的马蹄最为出名。普遍的说法是,桂林马蹄个大,形扁蒂短,皮薄肉脆,水分充足,细嫩消渣,清甜爽口,尤其以“消渣”二字,几乎成了桂林马蹄的代名词。

桂林马蹄在辖管各县都有出产,尤以桂林市郊卫家渡出产的马蹄最佳,临桂马蹄也较有名气。

桂 林马蹄因为其品质出众,在明清时期被当作朝廷贡品。长期以来,桂林马蹄远销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鲁迅曾写信给广西友人说:“桂林荸荠,亦早闻雷名, 惜无福身临其境,一尝佳味,不得已,也只好以上海小马蹄代之耳。”1985年,一位新加坡华侨思乡心切,曾专程绕道阔别45年的桂林,购买若干桂林马蹄回 去送人,一时传为佳话。

根据研究,马蹄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淀粉、碳水化合物、维生素 C、B1及少量的矿物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马蹄可制成罐头,还可做成马蹄糕、马蹄粉、马蹄糖(蜜饯)等。同时,马蹄有清热解渴、治痹热、温中益气,开 胃下食的功效。用马蹄来烹制佳肴更是别具一格,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桂林的厨师最善于制作各种马蹄菜肴,如鸳鸯马蹄、白云螺狮山、马蹄戏球、葵花马蹄肉 饼、马蹄鲜奶露、马蹄丸子等都是各具特有风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马蹄 荸荠 品种 淀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