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八一:“石花果园鸡” 在家门口致富


 

  秋高气爽,仍有艳阳高照在这个忙碌的果园里。周围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橡胶林段,用绿色刺树围成一个54亩的果园基地,里头有菠萝树、槟榔树、椰子树,犹如一幅绿色生态画帘在眼前铺开,但它们只是这个果园的配角,以至把“石花果园鸡”这个主角完全生龙活虎的衬托出来,它们的作用才得以充分发挥。

  一间育雏室,一间保温室,一口水井,一个池塘和一栋住房,一个封闭的大园子,静谧地坐落在八一总场英岛社区405队的石花果园里。石花果园有一片偌大的鸡场,鸡场内,一群群色彩斑斓的石花果园鸡在悠闲地啄食、嬉戏。饲料一撒,上千只石花果园鸡“呼”地一声,漫天飞舞。这就是养鸡大户王宏林的生态养鸡场。几年来,他凭着过人的胆识,克服种种困难,刻苦钻研,发展山地生态养鸡,走上了致富路,使这小果园飞出了“金凤凰”。

  行外人办起生态养鸡园

  今年40岁的王宏林,爱动脑筋,又肯吃苦钻研,所以他做什么事都是干一样成一样。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而是想实实在在地开创出一番自己的事业,于是他开始琢磨着寻找一条新的赚钱路子。

  1996年,王宏林从事收购和种植瓜菜行业,由于当时瓜菜市场价格变动较大,收益不稳定,再基于种种原因,他有了转行的念头。2005年,王宏林转行发展养鸡业。

  2006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一位江苏老家的朋友合伙散养土鸡。经过调查分析,他发现:散养的土鸡肉中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及其他一些营养成分较普通鸡肉更高,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家人听。石花果园鸡又叫‘散养土鸡’,严格来说,是由文昌鸡的种苗培育而成的,只因后天的养殖方式不同,所以石花果园鸡比一般家庭饲养的土鸡要美味可口有嚼劲。对于王宏林养鸡,家人非常支持。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王宏林开始着手准备建设养鸡园。

  2006年底,王宏林开始寻找合适的养鸡场地,恰逢此时,英岛社区有职工要出售果园。经过实地查看,王宏林认为这里养殖用房和养殖林地一应俱全,非常适宜散养土鸡,便决定买下这片果园和房屋,还自己投资了16万元的硬件设施费用。

  万事开头难。作为一个外行人初办养鸡园,王宏林遇到了很多事先没想到的问题,为了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状态,他从家里搬进了鸡场内的老房子里,风吹日晒,蚊虫叮咬,吃尽了苦头。2007年4月,第一批从儋州市那大镇买进的1000只小雏鸡运到了鸡园,王宏林开始当上了果园“鸡司令”。然而,这个“司令”却不是这么好当的。鸡园本身条件艰苦不说,还加上路途遥远,运鸡需要靠人力,更主要的是缺乏生态养鸡的经验。“办鸡场容易,但是办起生态养鸡园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王宏林向笔者娓娓道来。

  小雏鸡并不好养,方法掌握不当就容易造成大面积死亡。4月份的气温,对于小雏鸡来说,还是显得有点“冷”。为了给小雏鸡保暖,王宏林特地改造了一间育雏室,打造了一座炭炕,通过不断给炭炕加热,所产生的暖气经过管道通向育雏室,24小时不断供热,以此来确保育雏室的温度始终处于小雏鸡成长的适宜温度。那些天,王宏林没有一天能睡个安稳觉,每到晚上,隔半个小时就要起床一次为炭炕添煤或柴,白天则由其合伙人来轮换。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周。随着小雏鸡一天天的成长,每过一周,育雏室室内温度被控制下降三度,直至一个月后,才被正常放养到鸡园内。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宏林细心的照料下,第一批小雏鸡的成活率出奇的高,达到了八成以上,这对于初养鸡的他来说,他养鸡的成活率已经能与一些专业养鸡大户媲美,更重要的是,第一次的成功培育,让他学到了一些养鸡的经验,也进一步加深了他对鸡的习性的了解,养鸡的信心也更足了。

  注册商标 带动周边职工致富

  2007年,王宏林给自己养殖的土鸡注册商标----“石花果园鸡”,2011年拿到商标证书。名字的由来很简单,英岛因石花水洞而闻名,王宏林希望自己的果园鸡也能因石花而打响品牌。

  王宏林非常重视科学养殖,在他看来,必须改变养殖土鸡的传统方式,让土鸡回归其“野”性,用集养+散养的方式来养殖新一代的“石花果园鸡”。经过第一批土鸡养殖的总结学习,日积月累,王宏林的养鸡经验越来越老道,由最初的1000只,发展到了现在的7000多只。为了保证石花果园鸡的肉质,王宏林还搞起了生态养殖。王洪林说:“为了响应八一总场领导班子立足‘三个打造’和文明生态示范单位的建设目标,我就想到了‘生态养殖’,没想到这一试,不仅致富了自己,还带动了周边职工勤劳发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槟榔 饲料 散养 菠萝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