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八一:“石花果园鸡” 在家门口致富

网友投稿  2011-09-07  互联网

 

  秋高气爽,仍有艳阳高照在这个忙碌的果园里。周围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橡胶林段,用绿色刺树围成一个54亩的果园基地,里头有菠萝树、槟榔树、椰子树,犹如一幅绿色生态画帘在眼前铺开,但它们只是这个果园的配角,以至把“石花果园鸡”这个主角完全生龙活虎的衬托出来,它们的作用才得以充分发挥。

  一间育雏室,一间保温室,一口水井,一个池塘和一栋住房,一个封闭的大园子,静谧地坐落在八一总场英岛社区405队的石花果园里。石花果园有一片偌大的鸡场,鸡场内,一群群色彩斑斓的石花果园鸡在悠闲地啄食、嬉戏。饲料一撒,上千只石花果园鸡“呼”地一声,漫天飞舞。这就是养鸡大户王宏林的生态养鸡场。几年来,他凭着过人的胆识,克服种种困难,刻苦钻研,发展山地生态养鸡,走上了致富路,使这小果园飞出了“金凤凰”。

  行外人办起生态养鸡园

  今年40岁的王宏林,爱动脑筋,又肯吃苦钻研,所以他做什么事都是干一样成一样。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而是想实实在在地开创出一番自己的事业,于是他开始琢磨着寻找一条新的赚钱路子。

  1996年,王宏林从事收购和种植瓜菜行业,由于当时瓜菜市场价格变动较大,收益不稳定,再基于种种原因,他有了转行的念头。2005年,王宏林转行发展养鸡业。

  2006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一位江苏老家的朋友合伙散养土鸡。经过调查分析,他发现:散养的土鸡肉中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及其他一些营养成分较普通鸡肉更高,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家人听。石花果园鸡又叫‘散养土鸡’,严格来说,是由文昌鸡的种苗培育而成的,只因后天的养殖方式不同,所以石花果园鸡比一般家庭饲养的土鸡要美味可口有嚼劲。对于王宏林养鸡,家人非常支持。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王宏林开始着手准备建设养鸡园。

  2006年底,王宏林开始寻找合适的养鸡场地,恰逢此时,英岛社区有职工要出售果园。经过实地查看,王宏林认为这里养殖用房和养殖林地一应俱全,非常适宜散养土鸡,便决定买下这片果园和房屋,还自己投资了16万元的硬件设施费用。

  万事开头难。作为一个外行人初办养鸡园,王宏林遇到了很多事先没想到的问题,为了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状态,他从家里搬进了鸡场内的老房子里,风吹日晒,蚊虫叮咬,吃尽了苦头。2007年4月,第一批从儋州市那大镇买进的1000只小雏鸡运到了鸡园,王宏林开始当上了果园“鸡司令”。然而,这个“司令”却不是这么好当的。鸡园本身条件艰苦不说,还加上路途遥远,运鸡需要靠人力,更主要的是缺乏生态养鸡的经验。“办鸡场容易,但是办起生态养鸡园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王宏林向笔者娓娓道来。

  小雏鸡并不好养,方法掌握不当就容易造成大面积死亡。4月份的气温,对于小雏鸡来说,还是显得有点“冷”。为了给小雏鸡保暖,王宏林特地改造了一间育雏室,打造了一座炭炕,通过不断给炭炕加热,所产生的暖气经过管道通向育雏室,24小时不断供热,以此来确保育雏室的温度始终处于小雏鸡成长的适宜温度。那些天,王宏林没有一天能睡个安稳觉,每到晚上,隔半个小时就要起床一次为炭炕添煤或柴,白天则由其合伙人来轮换。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周。随着小雏鸡一天天的成长,每过一周,育雏室室内温度被控制下降三度,直至一个月后,才被正常放养到鸡园内。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宏林细心的照料下,第一批小雏鸡的成活率出奇的高,达到了八成以上,这对于初养鸡的他来说,他养鸡的成活率已经能与一些专业养鸡大户媲美,更重要的是,第一次的成功培育,让他学到了一些养鸡的经验,也进一步加深了他对鸡的习性的了解,养鸡的信心也更足了。

  注册商标 带动周边职工致富

  2007年,王宏林给自己养殖的土鸡注册商标----“石花果园鸡”,2011年拿到商标证书。名字的由来很简单,英岛因石花水洞而闻名,王宏林希望自己的果园鸡也能因石花而打响品牌。

  王宏林非常重视科学养殖,在他看来,必须改变养殖土鸡的传统方式,让土鸡回归其“野”性,用集养+散养的方式来养殖新一代的“石花果园鸡”。经过第一批土鸡养殖的总结学习,日积月累,王宏林的养鸡经验越来越老道,由最初的1000只,发展到了现在的7000多只。为了保证石花果园鸡的肉质,王宏林还搞起了生态养殖。王洪林说:“为了响应八一总场领导班子立足‘三个打造’和文明生态示范单位的建设目标,我就想到了‘生态养殖’,没想到这一试,不仅致富了自己,还带动了周边职工勤劳发家。”

  在果园内,有一大片槟榔树,王宏林便利用刺树在果园四周围起了一个网罩,这样一来,让鸡自由奔跑活动,采食虫子和杂草。即使是适当喂食,他也是采用了玉米、蔬菜瓜果等生态“饲料”。

  偌大的菠萝树,为石花果园鸡提供了“休憩”场所,同时,石花果园鸡产生的粪便又能够为菠萝树和槟榔树及草料提供原始肥料,而草料又可为石花果园鸡提供天然“饲料”,这就是王宏林所说的生态养殖。现在,这一养殖法的确为他带来了效益。“在这片果园里养石花果园鸡之后,今年的菠萝产量特别的高,又不需要施肥,已经为我带来了上万元的收益”王宏林说。

  王宏林敢想敢干的雄心把勤劳致富的理念带给了英岛社区的许多职工,英岛社区404队职工文家辉说:“我们硬件设施、饲养原材料、养殖品种等都具备了,就缺一个带头致富的领路人,缺少一种致富在前的精神。王宏林把这种理念带给了我们,我们也跟着他一起大干起来。”文家辉现在自己经营一家饲料站,饲料供总场、分场内的农户使用,主要供应鸡、鸭、鹅、猪、狗、牛、羊、鱼等家禽家畜,每年收入约30万元。周伟响也是404队的职工,学着王宏林的模式,自己也搞起了“饲养园”,圈养了猪、狗、鱼等家禽,生活也是越过越红火,越过越开心,“一年算下来的收入,至少也有个40万元。”周伟响高兴的说。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王宏林被晒得发红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与自豪,带着憨厚的微笑,他说:“在自家门口创造财富,又能带动周围职工致富,这是善举,更是利益最大化的共享。”

  把养鸡业做大,把槟榔业做强

  吃着天然的食物,养出的石花果园鸡,比家养的土鸡更好吃,更有味,这成为了王宏林对外销售石花果园鸡的最大砝码,他的石花果园鸡每天主要销往海口、儋州,以及本场内的一些地区,十分抢手。

  “我的石花果园鸡15元一斤,略贵于普通家养的土鸡,这对于一些注重农家系列特别是野味的饭店来说,在价格上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有不少的饭店与我建立了合作关系,要我长期为他们供货。”一谈起这些话,王宏林脸上总带着笑容。“经过大半年的放养,第一批石花果园鸡现在已经卖完了,扣除成本,纯利润就达到了10-20万余元。”他说。

  良好的市场效益让王宏林看到了“钱”途。眼下年尾又快到了,他又将第二批石花果园鸡瞄准上了春节市场。“我打算将第二批石花果园鸡保留大部分专用于春节销售,因为春节将是人来人往走动最为频繁的时候,石花果园鸡或许也能够成为人们送礼的选择之一。”

  展望未来,王宏林十分看好自己养鸡业的发展。“2011年我还要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把石花果园鸡推向全国各地区,推向农贸市场,推向超市,我要把养石花果园鸡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除了养鸡业外,我的果园还有大片的槟榔树,有很好的槟榔原材料,我下一步还想把槟榔业做大,把槟榔做成半加工、深加工系列产品,产品要销往省内外。”王宏林信心十足的说。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1-09-07/6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