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的民生支点,就是让百姓既安居,又乐业。通过三年重建,我省灾区将建设永久性住房、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等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让灾区新农村建设在恢复重建中升级换代。在这样的巨变过程中,人们安居乐业的画卷已然展开。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已然临近,灾区巨变令人振奋。从今日起,本报将陆续推出《蝶变·探寻灾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系列报道,奉上我省灾区县(市、区)在对口援建省(市)的帮助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独特模式和重要经验。让我们共同见证灾区用智慧和汗水实现的三年蝶变。
本报首席记者 周金泉
一个个现代化钢架大棚鳞次栉比,一个个新品种瓜果蔬菜让人眼亮……漫步在绵竹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无不让人感受到绵竹市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飞跃。
新建、扩建了一批有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发展特色种植业4.1万亩,发展规模畜禽养殖 523.5万头(只),带动农户4.5万余户,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测算达到7202元,同比增长15.92%……透过这份来自绵竹市2010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借助灾后恢复重建,绵竹市正全力向现代农业发展。
这其中有怎样的发展路径?4月中旬,记者走访绵竹市,探寻其借助灾后重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模式和经验。
高效农业示范园用现代理念做强示范
“这个示范园是江苏人民援建绵竹的惟一一个‘三农’项目。”4月17日,绵竹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负责人邹明华向记者介绍,地震以后,该示范园项目迅速立项,江苏省投入2155万元,绵竹市投入360.5万元,于2008年11月18日开工,去年8月27日移交绵竹市,园区核心用地面积300亩,示范面积 5000亩,广泛借鉴了江苏先进的现代农业理念,“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销、实现农民富”。
示范园包括管理培训区和科技示范区两大板块。“我们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对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农村科技示范户、专合组织负责人和广大农户开展全方位、多功能的实用技术培训。”邹明华说,“科技示范区从江苏引进示范的草莓、梨子、葡萄、桃子、蔬菜,很多都是日本品种。此外,还有发酵床养殖技术示范。每天前来参观的老百姓很多。”
示范园借鉴江苏现代农业“走高端市场、高品质、高效益”的理念,探索了6种适宜于绵竹的高效农业模式,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有机结合,实现了1亩田1年产值不低于1万元的目标。“以前1亩田打1000斤谷子、700斤小麦,1年不到2000元。现在,我们搞‘草莓+水稻’轮作,有1000斤粮食,还有2万元草莓。同时,我们又在葡萄园和猕猴桃园,间作牧草,发展循环养殖。”
通过示范园的带动,目前,绵竹正在建设一个高效农业示范村,一批农民工返乡流转土地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资金不撒胡椒面要补就补“领头羊”
地震三年后的今天,地处绵竹市汉旺镇新开村的顺德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已从一片废墟上脱胎换骨。
“震前,我们的菌棚只有1万平方米,姬菇年产七八百万袋2000多吨。搭的是油布棚,经不起风吹雨打,保温保湿效果不好,每袋单产只有几两。”合作社理事长曾德富感慨地说,“灾后重建,政府补助了合作社100多万元,又无偿提供板房,省农科院和绵竹市农工委建议我们搭了18000平方米的板房菌棚。结果,板房保温保湿,每袋单产比震前提高了1/3。目前合作社年产姬菇1000万袋四五千吨。”
政府的“输血”和“造血”,壮大了合作社规模,刺激了对人工的需求。曾德富说:“震前,高峰时候我每天用工300多个;现在,高峰时候我每天用工达500多个。”
绵竹市农工委副主任科员胡远均介绍,从去年初开始,绵竹市把重建重心转移到发展产业上,利用中央灾后重建基金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组织和大户等,迄今已对6家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进行了有效扶持。
“农民在农房重建中,好多都欠了一屁股账,靠他们自己发展现代农业很困难。”胡远均说,重建资金要用在刀刃上,“不撒胡椒面”,通过壮大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来带动农户发展是一个有效途径,“这样,农户既可把土地流转出来,收取流转费,同时成为产业工人,就地打工挣钱。”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1-04-25/15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