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靠神秘传家之宝成就的财富


  张钱出生在广东省茂名市的旦场镇,家里祖祖辈辈都是以务农为生,由于家境并不宽裕,很小就跟着父亲养鸭,拿着自产的鸭蛋去集市上叫卖。眼看着张钱一天天长大,父亲给了他一样东西,并一再叮嘱,这是几代祖传下来的传家之宝,一定要好好珍惜。

  张钱的父亲张国文:我家有个传家之宝代代世世都传下,传男不传女,依靠它来赚钱生活。

  因为得到了一个世代相传的“传家之宝”,让张钱的命运跌宕起伏,从一个身无分文的打工仔拥有了百万财富。又是这个“传家之宝”,让他在一场风波之中,遭遇了沉重打击,几乎是倾家荡产。两年后,张钱还是靠着手里的“传家之宝”创造出了奇迹,成就了他千万财富的梦想。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传家之宝”,这里面又隐藏怎样的财富秘密呢?

  就是在得到了传家之宝的那一年,张钱突然离开了家乡,消失的无影无踪。直到18年后,1999年的年底,张钱怀揣着30万元回到了老家旦场镇,这笔钱在当时村民的眼里,是非常可观的数字。所有的人都认为他回乡必定要做一番大事。可是还不到一个月,大家就改变了态度,因为他要大干大家公认的又累又不赚钱的活计。

  电白县登步村村民陈巡:我们养了很多年鸭,都是填饱肚子,挣不了钱的,很辛苦。

  电白县登步村村民李体玉:养鸭有什么出息的,都是没什么出息的,搞那个以后。

  旦场镇养殖蛋鸭已经有七百余年的历史,人们都把自家的鸭蛋拿到这里卖了换取油盐钱,时间久了这里就变成了商贩云集的生贸旺地,因此旦场也成为了这里地名。

  那么张钱在外面赚了钱,为什么回来还要做大家都认为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呢?特别让村民不能理解的是别人养殖鸭子都在田里河里,他却把积蓄一股脑的投入到了荒凉的滩涂上,还在上面大兴土木,修建棚舍,究竟他是一番什么打算。

  可张钱完全不理会别人怎么看,一心一意开始养起了鸭子。3个多月的时间,他日夜守着自己的6000多只鸭子,对它们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

  张钱:它探头探脑,就像那个,准备寻找吃的,它饿了吗,它胃早就空了。你看那个鸭快要生蛋了,那屁股垂了,那个蛋下到它的肛门了。

  深知鸭子的习性,张钱的鸭子4个多月就开始了产蛋。2000年的5月,张钱专门到禽蛋集市上租用了一个摊位,开始了销售。此时正是鸭蛋上市的旺季,旦场镇的禽蛋集市早就云集了从各地赶来的客商,张钱还为此专门做出一个了精心的准备。

  张钱:我就打蛋给人家客人看,我的蛋打出来蛋黄是纯天然的,红色的,他们的蛋,蛋黄是黄色的,你看这,是一目了然的了,很明显的了。

  张钱的鸭蛋与众不同,很快就吸引了大批的客商。黄均是当地批发禽蛋最大的客商,经常要到这里来选购,看到张钱的鸭蛋不由颇为惊讶。

  禽蛋经销商黄均:我第一次看到的感觉是鸭蛋比较圆,大,厚,那个壳,别的蛋没有这么厚,打出来蛋是红红的,别的蛋就是黄色的,他的蛋是红色的。

  虽然眼见为实,可是黄均还是怕张钱真正供货时与样品不同。为了证明自己的鸭蛋个个如此,张钱接连打开了10多个鸭蛋,个个都是红心。并承诺,假一赔十。有了保障黄均当场就以每斤高出市场5角钱价格,全部收购下来。这让其他的养殖户都万分的羡慕。

  养殖户刘畅:他十分钟就卖了几十箱,我们十天都没办法卖到这么多,当时我们挺嫉妒他。

  养殖户邓鸿进:他卖得特别快,他的价钱又比别人卖得高,但是我们又降价,卖低价,怎么都卖不动。

  就这样张钱仅仅用了半月的功夫,前来旦场镇选购的客商就有一多半和他签订了收购协议。订货合同一直排满了整整一年。其他养殖户羡慕的同时都想知道张钱是如何将鸭蛋黄炼成了红心的秘密。

  养殖户邓鸿进:自从他的红心鸭蛋出来,很多人都来买,找来问我们的,我们说不是红心鸭蛋,那些人就扭头就走了,我们就想知道他的红心鸭蛋的秘密,要不然我们以后都没生意了。

  可是不管别人怎样问,张钱就是保守着这个秘密。张钱越是不说,大家就越是奇怪,相同的品种,养出来的鸭子为什么生出来的鸭蛋会大不一样?霎时间,张钱鸭舍所在的登步村变得异常的热闹。

  电白县登步村村民陈巡:比平时多很多外地人来问,他们有说白话的,普通话的,都来问,打听那个张钱那个鸭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禽蛋 饲料 抽样 养殖基地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